
结束了一个月的寒假生活,熊孩子终于开学了,中年老母亲长舒一口气。
在家里待了一个月,习惯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睡到自然醒,每天都有爸爸妈妈姐姐和奶奶的陪伴,幸福得不得了不得了的。
上学第一天
早上和姐姐一起起床,刷牙洗脸之后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了。白天翻看老师发的照片和视频,嗯,在学校表现还挺好。放学了,他一脸兴奋地告诉我,老师夸他个子长高了而且课堂表现有了很大的进步,我这个老母亲听了之后很是欣慰。
上学第二天
从早上叫早,我就预感到今天上学肯定不会顺利。刷牙说牙疼,洗脸说难受,一会儿又说肚子疼,反正就是各种别扭。好不容易连拖带拽下了楼,到了学校门口死活不进去,就这样拉锯战了二十分钟,接受了各位小朋友、家长和老师的注目礼,老母亲好尴尬。软硬不吃,哄骗不行,后来索性直接抱到教室去,把他交给老师一走了之。
回来的路上,老母亲开始反省。李玫瑾教授不是说了吗?孩子出现问题,家长首先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而是应该先检讨自己,查找原因。
根据以往的表现,他今天的哭闹肯定不是不喜欢上学,而是因为没有睡好。刚刚开学,孩子不太适应很正常。作为家长我应该提前调整好他们的作息时间,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不能听之任之。
当天晚上,我把他们的上床时间调整到八点半,提前约定好读绘本(亲子)和听故事(凯叔)的时间,不能像放假期间那么随意,而且睡前给他们播放助眠音乐,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安然入睡。
上学第三天
不得不说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第三天早上他们起床气就没有了,穿衣服、洗脸刷牙,迅速完成之后大家一起开开心心地去了学校。
作为妈妈,我时常从孩子的行为中反省自己。不过做得还是不够好。妈妈最需要的是一种未雨绸缪的能力,尽力预防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