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孙子兵法《军形篇》2

读书笔记:孙子兵法《军形篇》2

作者: neo_7号 | 来源:发表于2019-01-22 15:04 被阅读5次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提到要“较之以计以索其情”,就是要计算和比较五大方面,衡量7大情况,然后计算和衡量胜算的高低。也就是行动之前要充分的进行“庙算”。
在 《军形篇》中再次提到:先胜而后求战,这的胜是指行动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充分的“胜算”,并且要通过更加细致的数量标准(度、量、数、称、胜)衡量彼此之间的实力对比。
问题:两者所说的衡量有什么区别呢?二者是简单的重复吗?
我认为《始计篇》中提到的“计”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衡量形势、竞争者之间的绝对实力的比较,是战略级别的衡量和比较。解决的是“打不打的问题”
《军形篇》中说到的胜负之衡量,1、是相对更加具体的,数据颗粒度更加细致,是要落实到执行层面的。2、是这里增加了一个隐含的时间因素,是一中动态的评估。文中说到“若决积水于万仞之溪者,形也。”军形篇说的“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是一个力量的集聚过程。3、这里的评估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就是要等待和判断行动的时机,所谓“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是要解决什么时候行动,以及时机未成熟之前该如何生存的问题。
最后是关于“先胜而后战”,原文中说: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有两点思考:1、大多数情况下,竞争的双方在开战的时候都相信自己是更强的,自己会是胜利的一方,但是结果往往与最初的“庙算”不尽相同,这里就涉及到认知和认知偏差的问题,也就是“思维的遮蔽性”。在决策过程中这是要非常重视的一点,不能仅仅用思维惯性来做决策。2、孙子兵法所说的“先胜而后战”并不意味着要等到一切都明朗之后才行动,这往往就太迟了,会错失先机。这里的先胜而后战,有一个实际的要求,就是要比竞争者“快半步”。举例:复盘国内智能手机的竞争,小米在捕捉时机、顺势而为上是做的非常精妙的。反观锤子手机就是典型的慢了一拍,虽然二者的赛道选择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等到众多竞争者蜂拥而至的时候,就会错失先机。

相关文章

  • 《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的主要原则

    《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的主要原则 《军形》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四篇,分为四章,主要讲:以多胜少,从广义动量定理...

  • 解构《孙子兵法》的哲学核心(二)

    解构《孙子兵法》的哲学核心(二) 孙子兵法 #作战指挥 #全胜思维 本文是对孙子兵法第4-6篇,军形篇、兵势篇、虚...

  • 想活得精彩?改变人生有两个关键变量:《孙子兵法-军争篇》

    想活得精彩?改变人生有两个关键变量:《孙子兵法-军争篇》 今天分享孙子兵法的第7篇《军争篇》的读书笔记。 我们首先...

  • 读书笔记:孙子兵法《军形篇》2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提到要“较之以计以索其情”,就是要计算和比较五大方面,衡量7大情况,然后计算和衡量胜算的高低。...

  • 读书笔记《善战者说》 39

    十行采集:《孙子兵法》概论: 《孙子兵法》由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

  • 《孙子兵法》重点译文|兵哥读兵法

    孙子兵法重点译文 说明1:兵哥本书的译文部分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

  • 孙子兵法.军形篇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

  • 孙子兵法-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

  • 孙子兵法-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

  • 《孙子兵法.军形篇》

    军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孙子兵法《军形篇》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bl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