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5#HR修炼#
职场中很多人频频跳槽,却为什么找不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呢?

请大家先问自己五个问题:
1、为什么换工作,是为目标还是逃避?
2、新工作对未来目标的实现起到的帮助是什么?
3、继续原工作还可以得到哪些帮助?
4、现在存在的问题在新工作中会重现吗?
5、你胜任新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吗?
如果你无法清晰的回答这些问题,尤其是前两个,那么你可能遇到了职场中的“心态坎”
在中国社会中,我们走的路是一条被引领的路,无论是生活还是职场,都被人牵制很多,我们的脑子里有一个概念就是“要我怎么样”,工作中领导要我怎么样?客户要我怎们样?同事要我怎么样?家庭中父母要我怎么样?爱人要我怎么样?孩子要我怎么样?社交中朋友要我怎么样?......在众多考虑的维度中,唯独忽略的是我要什么?在那么多关注他人的感受中,忽略掉的是我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要的工作是什么?我在工作中想要的又是什么?

在你忽略掉自己感受的同时,你在做别人希望中的你,而不是你喜欢的自己,同样你做的工作,工作的方式,及其工作目的也同样大部分都是被人所期待的结果,而不是你想达到的目标,在这样长此以往的状况下,你的心态天平已在慢慢失衡,你感觉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被人好,你一直在牺牲自己,所以你的工作疲惫度会越来越强,惰性和惯性会替代掉你的主动性,你的激情和动力会慢慢弱化,工作中会慢慢出现抱怨,你可能还没意识到其实只要心态转变,你可以改变这些所谓的被动啊!
“我要”和“要我”,表面顺序不同,但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却让这两词含义相差甚远,举个例子:我要把这个活动做好,以辅助公司的新品推广,让今年的新品销售额增加30%;领导要我把今年的新品销售额提升30%,务必要把这个活动做好;核心目的都是用活动促进销售额目标的达成,但“我要......”和“领导要我.....”所体现出的主动性、达成目标的意志,潜在的成就感截然不同。前者是我想要的结果,后者是别人要我去做他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转变一种观念,在工作中,不单能力是我的,报酬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是我的事业,我要把它完成,完成的很好。这样整个工作的状况就会完全不一样。

结果=态度x(能力+知识);
结果一定是态度倍增的过程,光有能力和知识,只是功率很大,我们不是用额定功率换取价值,而是用输出功率换取价值,所以你的知识和能力额定的再大没用,有用的在于你愿不愿意把这些东西输出到企业当中去,输出多少,这才是你的价值体现,也才是你职业发展的通路。

如果一直想跳槽,还没想明白以上那些问题,不妨刷个新认知,改变心态重新思考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