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弘丹21天清晨写作成长励志每天写1000字
一步步积累的沉默过程,我们称之为扎根。 2019/6/30

一步步积累的沉默过程,我们称之为扎根。 2019/6/30

作者: 辣笔_小仕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09:29 被阅读14次

打个比喻。

如果要想学习射箭,从最初的站位开始学起,等学会后才有下一步,把箭搭在箭台上。这又是一个学习步骤,过后才能学习下一步扣弦,每一步都有它的技巧和需要花费的精力。这也进而打破速成这一个说法,所有的速成都在拔苗助长。

一步步积累的沉默过程,我们称之为扎根。

人生的每个时刻都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

如果上半年的时间都用在了『体验』,那么希望接下来的日子我希望多些『沉淀』。

前段时间,只顾一股脑的往前冲,什么都没多想。不怕受伤,不知天高地厚。只要有一丝机会,都不会放过。

但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发现自己好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于是,我停了下来。

趁着这个机会 ,看看那些错过的『风景』

观察着经过我身边,每个人的细微表情,咀嚼着每份食物的原始味道。看着机器每个不断旋转的轴轮,时间就这样慢了下来。

这种感觉,真的很微妙。

忽然有一瞬间,整个人好像通透起来,这种感觉真的解释不来。

最近的三点小收获,打破固有思维。

合适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一切自然而然都会来的。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如果一天没做成有意义的事情,这个才会成为事实。

例如在听一本书,同时手里一定会做着其他事情,反正手里闲着也是闲着。不同时做两件事,那很亏。

当有一次,专心只听一节课,并且它是我现阶段刚好需要的内容,把手机断网后,不知不解进入了“心流”体验。那时候我才顿悟。

合适的时间段,听到了刚好的课,往往比自己同时做几件事情收获程度来得要高很多

一节真正有意义的课,刚好在这个时候被吸收了。往往比自己同时做几件事情的收获程度来得要高。

为什么之前听课觉得得没收获? 因为那时的自己没进入思考状态

很简单的原因,就算听再多的课,看再多的书,那个时候就是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一切。

所以,在合适的时间遇到的合适的事,都比自己以前耗费的精力,要高效得多。

当思维一旦打开后,简单来说就好像,在问题中找到了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接而连三,一起打开其他困惑你的问题。产生一连串的复利效应。

这难道不是赚翻了吗?

好好珍惜每一个能深度工作或学习,带来的能量,磁场,和通透。

当有过不去的坎时,先别急。等等,再等等。尝试去察觉,你会发现惊喜。


你所感知的一切,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

你的生长环境,接触的人和接收的思维都造就你笔下的文字。

有时候会经常听他人说,为什么写作能力没提高,为什么烦恼解决不了,为什么总会感觉很烦躁,为什么工作总是不顺心,为什么总会不幸运...

不是写不好,不是不幸运。而是你所释放的一切能量,都通过另一种方式折射到你的生活里。

每个人的文字,为什么带给读者的感受都不一样?

个人经历不同,表达的东西便不同。你让一个刚出社会的毛猴小子,跟一个经历风雨的老者站在一起,这有可比性吗?

哪怕是这位年轻人学习过写作的套路,知道写作结构和框架,结果也一样风马牛不相及。

笔写我心,是心的脚本和思想投射。也许在某个瞬间,你的能量磁场发生了变化,从而思维改变,文字会变得更像你自己。

其他事情也一样,我们总说相由心生。如果你无法由衷感到快乐,无须隐藏。内心投射的能量也会出卖你。

别只顾非黑即白,留点灰吧。

在我懂事开始,其他人告诉我,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

后来现实的生活才告诉我,不论对错还是利弊,在批判时,还需要有个前提,要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上,才能成立。

以前看一件事情,例如我不论看一本书,文章,聊一次天。这些事情做完就结束了。我总漏掉了最后一步,检索。

在某个时间段我的信念很强,潜意识总有些想法一闪而过,当我尝试去面对并抓住时,它总是来的猛,去得也快,飘忽不定。

直到有一次,我随便点开一本要听的书。当时在讲书的人是主导力量,我的思维着他走 ,

他说这个苹果是圆的,我二话没说,觉得这个苹果一定是圆的。

当他说柠檬是酸的,我什么话也没说,还是认定柠檬一定是酸的。

直到有个人和我说,柠檬好甜。我忽然愣神。原来,喜欢吃的人,觉得它是甜的。那之前为什么非要认定柠檬是酸的?

后来现实甩了我一个耳光,告诉我,因为你缺少反馈。

有一次在看一本关于精力、效率管理的书,主持人说自己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

而请来的作者嘉宾则是,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设定好了目标,一切都规规矩矩,整整齐齐的。

一个没效率,但有影响力。一个用自己的方法,进度的反馈,给出漂亮的结果。

形成极大反差。

换做以前的自己,第一反应是非常佩服作者,因为做到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对那些高效方法也跃跃欲试,打满鸡血。

但是当自己脑海里有了某些认知后,它可能已经潜移默化般的形成一个回路,下意识就告诉我此刻需要及时刹车。去考虑一个问题,看似正确的答案,一定都适合每个人吗

为了消除这个疑虑,去翻看了下评论。

在翻看评论这个动作之前,才意识自己以前就先养成了某个陋习,“得到自己要的信息就好了,他们讨论他们的,评论与我无关。”

所以,每次只要获取了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就很少去反馈,也很少看到那些鲜活又引发思考的讨论。

现在想起来,似乎觉得以前亏大了。

但转念再想,结合第一点,开始自我安慰。换做以前,哪怕看了,难道我会有今天的顿悟吗?

这不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看了评论发现了什么?

原来每个人生活规律,人生经历,所处的环境局限完全不一样。

所以一个方法你认为它很好,可能是因为觉得能治好"顽疾",能做你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但关键的是,它真的未必适合你。

所以方法本身没错,是看是否适合你,才是最重要的。

这三个发现让我感觉非常惊喜。当你迷茫时,不知所措时,没有目标时。记得,不要着急,横冲直撞会受伤,慢慢坐下来,好好去梳理。

以前那些你觉得怎么都无法想明白的事,它就这么自然而然的来了。

这可能是你走过的坑,受过的伤,也可能是别人的经历带来的另一种反馈。

所以,我们认为的浑然天成与发光发亮,可能是他人用坑和教训换来的。

今日复盘:

这几天都没有复盘,因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明天准备把6月的总复盘写起来。

今日反思:

只要思维改变,身边的一切都会变。

小仕金句:

当行动在线,它在提醒你需要提升效率了,效率是最贵的东西。

相关文章

  • 一步步积累的沉默过程,我们称之为扎根。 2019/6/30

    打个比喻。 如果要想学习射箭,从最初的站位开始学起,等学会后才有下一步,把箭搭在箭台上。这又是一个学习步骤,过后才...

  • 愿意花时间陪你的人,也是我们该珍惜的人

    文|简兮 生命中会有那么一段时光,是努力也看不见结果的日子,称之为扎根,在扎根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忍受孤独,耐住...

  • 扎根

    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这段时光是付出了努力但是却看不到结果,我们称之为扎根。 既然决定了向更好的级别迈...

  • 积累和沉淀

    工作、学习、生活的积累和沉淀,都会产生熟能生巧的顺利。就像竹子用4年扎根之后每天生长30厘米,6周长15米。这何尝...

  • 《积累,练习,慢慢懂得:认知层次越高,怕的越少》

    越练习越强大 强大成本能反应 是练习让我我们成为着我们的想要 启动到成果 中间的过程只能是一步步积累过程的练习 不...

  • 6⃣️改变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

    我在改变这一关,吃过很多的苦头,这些年我一直盯着自己还没有拿到那个结果,忽略了从改到变的过程,当我回头看的时候,我...

  • 积攒尊重

    如果说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尊重 我称之为“基本尊重” 在我们越长越大地过程中 在和别人相处的过程中 不断地积累尊重 或...

  • 【素材积累】扎根

    扎根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源自始终如一的专注。 杨沛宜的父亲杨慧松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任它“满城春色宫...

  • 冬雪的日记——又是一年高考时

    2019年6月7日 星期五 晴 30°C 今天是2019年6月7日,既是我们中华民...

  • 沉默的时光,谓之扎根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微信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步步积累的沉默过程,我们称之为扎根。 2019/6/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mv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