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塑造了老渔夫桑提亚哥的英雄形象。他与大鱼对战了两天,面对鲨鱼来袭,仍不放弃,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奇迹。他的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以乐观的心态,以顽强的意志,去战胜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困难。
今天,我想从另一个侧面来写一写我对这本书的感受。那就是,在他孤独、凄清的生活下,我体会到了人情之美。孩子曼诺林对他的关心照顾,老人与孩子之间的友情贯穿全文,可以说,曼诺林是桑提亚哥的精神之柱。
还是先来看老人过着如何孤独、凄清的生活吧。
在作者笔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可怜的老头。
一是外貌描写体现出他的可怜。
连日来没有捕到鱼的老人看上去憔悴不堪,瘦削的身材愈发显得单薄。因为上了年纪,他脖子处堆满了皱纹,脸上长着褐色的小疙瘩,那是常年被太阳光在海上的反光晒成的,那摊开手掌上因为摩擦结着很深的伤疤,那都是些老疤,看起来干裂而又凹凸不平。老人那伤痕累累而又苍老的样子,足以让人哀叹风浪的无情岁月的流逝。
二是他的住所显现出他的贫穷与孤苦。
茅棚的门总是敞开着,从远处就可以清楚地看见里面的那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摆设。
一眼望去,茅棚里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可以用炭火烧饭的土灶安放在茅棚的正中央。四面的墙壁都是棕色的,只用那种纤维特别坚韧的松树叶子压平了交叠砌成的。
唯一给这茅棚增添了一些暖意的是墙上那两幅画,一幅圣心节的彩图和一幅童贞圣母,这些都是老头儿妻子的遗物。本来那墙上还有老伴儿一张上了色的照片,可每次他看了都觉得有种说不出的凄凉,就把它取了下来,现在,那珍贵的照片被搁在了屋角的架子上,上面还盖着他难得的一件干净衬衣。
"简单的摆设""难得的一件干净的衬衣"以及没有女主人的家,对于一个老渔夫来说,这样的日子,每一天都是难熬的。也正是在这样的艰苦中,桑提亚哥竟然84天没捕到鱼,这是不是应了"屋漏偏遭连阴雨”这句话?
从"那珍贵的照片"上盖着他"难得的一件干净衬衣",说明老人内心里对妻子的尊重与怀念,体现出这倔强和开朗的老人也非常渴望温暖。
2
虽然,桑提亚哥回到家形只影单,感受不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而且他已经84天没有捕到鱼,生活已经特别窘困,但是,生活并没有让他雪上加霜,让人欣慰的是,他从男孩曼诺林那儿得到了温暖,从居住在墨西哥湾那群渔夫那儿得到了温暖。
且看,当曼诺林带老渔夫到小餐馆里吃饭时的一幕:
那里有一些年轻的渔民在喝酒,他年看到桑提亚哥老人和曼诺林进来了,便不断地拿老头儿开玩笑,说着平时渔民间的趣的话。老头儿一点儿也不生气,他知道渔民们只不过是在以这种方式找乐子罢了。
彼此熟悉的人,以熟悉的方式开着善意的玩笑,这无疑是给运气不济的老渔夫带来了暂时的欢乐。
旁边有些上了年纪的渔民都回过身来看看他,知道他好多天没打到鱼了,从心底替他感到难过。但是他们并没有把对他的怜悯表现出来,只是围拢到这边来,熟络地同老头儿聊了起来:谈海潮,谈他们把钓丝绳放下去多深,谈这连续不断的好天气,还有最近发生的种种新鲜事。
或许,上了年纪的人更懂得老渔夫这么长时间捕不到鱼的郁闷,他们不露痕迹地向桑提亚哥透露着一些信息,关于“海潮”“钓丝绳”这些,依老渔夫的经验,不见得比他们懂得得少,但他们还是希望这些信息能对老渔夫有用。同时,他们谈论“连续不断的好天气”来激发老渔夫的斗志,说不定,因这好天气,老渔夫的好运气就要来临了。
可见,年轻的渔夫也好,上了年纪的渔夫也好,这些人,跟桑提亚哥一样,都是善良的人。
3
更让人感动的是小男孩曼诺林,这个自小被老渔夫照顾的小男孩,自小跟着老渔夫风里浪里捕鱼的小男孩,以一颗闪亮的如金子般的感恩之情,时刻关心着桑提亚哥。他的关心与照顾,不仅温暖着桑提亚哥,也温暖着我这忠实的读者。
作品中,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活动、语言描写以及动作描写来刻画了曼诺林这个乖巧懂事、善良体贴、心怀感恩的人物形象。
因为乖巧懂事,曼诺林一向尊重大人的建议,所以,他听从了爸妈的话,不再跟“碰了霉运”的桑提亚哥出海。
因为善良、感恩,他跟老人关系很好,可以说是忘年交,所以,他为老渔夫捕不到鱼而伤心难过。
他多么希望那个不走运的老渔夫也能捕到大鱼啊!眼看着老渔夫每天划着空船回来,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曼诺林从小就跟着老渔夫学捕鱼,和老人有很深的感情。所以这回虽然不搭老人的船,心里却总是惦记着这个老头儿。而且只要他有空,总会下海滩去帮老人搬回已卷好的钓绳、鱼钩、渔叉,或是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儿。
因为了解得很深,因为他的善良,他总是牢记着老人教他捕鱼的恩情。他打心眼里不想看到老人一个人孤零零地出海。所以,当他爸妈攒了一些钱后,他希望继续跟随老人出海。但是,老渔夫却拒绝了他。因为,他知道孩子内心的想法。
“孩子,我知道你离开我跟别的渔船在一起,并不是因为不信任我,我那么了解你,当然知道你的想法。”
因为感恩,曼诺林愿意为老人做任何事。曼诺林虽然现在已经不跟老人一起捕鱼,但他还是为老人出海做着相应的准备。而且,他考虑事很周到。他为老人准备好了出海用的沙丁鱼,非常体贴地对老人说:“我想让我跟的船也去远海去捕鱼,那样的话,你钓了大鱼,我们还可以及时来帮你。”
“我一定有办法让他把船向您的那边靠过去产,如果我看见您需要帮忙就会赶过去帮你。”
他还从船老板马丁那里准备了两个人的丰盛晚餐。当然,这里也能看出马丁同样也是个善良的人,因为,他不止一次为老人提供食物。
4
可以说,曼诺林对他的信任成了他生活中难得的温暖。
在海上与大鱼抗衡的过程中,老人也不止一次地想起诺曼林。
“那孩子这次也和我在一起就好了。”
“要是那孩子跟我来就好了。"可是孩子没有跟来,想也没有用,自己依然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
5
老人,永远是孩子眼里的英雄。5岁时跟老人学捕鱼时是,老人84天捕不到鱼也是,现在,老人拖回了条巨大的鱼的骨架更是。
老头儿回家后的第二天上午,曼诺林照例走到老头儿家门口,从门口张望了一下,想看看老头回家没有,他都惦记了好几天了。不过今天他没有失望,他看见了正在熟睡的老头儿。
"照例""张望”"没有失望"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曼诺林对老渔夫的关心,他无时无刻不盼望着老渔夫平安归来。
孩子惊喜地走进茅棚,想看看老人怎么样了。他发现老头正呼呼地打着鼾,接着那孩子又仔细查看了老头的两只手,他的手的确伤得太重了,孩子不由得哭了起来,老人的身体让他非常担心。
孩子生怕惊醒了老人,于是就轻手轻脚地出了门,他决定先去弄点热咖啡来。
这一"哭"一"轻”,更能体现出孩子与老人的情谊深厚。
当围着看大鱼骨架的渔民们问孩子老人的情况时,孩子说:"还好,睡着了,"他大声回答,但泪水已经悄悄滑了下来,挂在他的面颊上,他不在乎他们看见他在哭,"让他好好睡吧,都别去打搅他。"
6
需要提及的是,老人未归的几天里,村子里为寻找他都派了水上警察和飞机。
在老人回来后,咖啡店的老板也很关切地对曼诺林说:"他还需要什么吗?你尽管说。”
可见,渔村里的人对桑提亚哥都很关心。
"好的,不过,您得尽快养好身体,等身体好了,可要记得教我捕鱼的本领啊,一定要把您所有的本事都教给我呀。还有我以后再也不离开您了,我也和您一起出海,也好有个帮手,您这次一个人受了多少苦啊!"
朴素的语言体现了孩子对老人的敬佩、依恋、体贴,这份真挚动人的祖孙情,让孤苦无依的老人倍感温暖,也是全书中一直鼓舞老人的不竭力量。
结局让人欣慰。
虽然,老人以后还需要出海打鱼,但从此后,曼诺林会跟他在一起。
这个善良体贴懂感恩的孩子,会成为桑提亚哥的好帮手。同时,老人也会把这次出海得到的宝贵经验传授给曼诺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