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族A(3)找准位置

作者: 河南妞 | 来源:发表于2024-02-10 12:06 被阅读0次

自从儿子到北京读研,李桂英夫妇的打工地点就转战到北京,目前已经整整五年了早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元旦那会,儿子和儿媳领证结婚后,他们从郊区的民房搬到了儿子儿媳租住的一室一厅。儿子儿媳负担房租,李桂英夫妇负担家庭基本开销。

儿子儿媳住卧室,李桂英夫妇把客厅稍微改造一下就成为了卧室,餐厅和卫生间是公共空间,竟然没有违和感。

01

李桂英夫妇都是贵州乡下的农民,但是老公徐亮不同于当地普通的农民,年轻那会经亲戚介绍就在县建筑公司当电工,虽然是临时工,奈何徐亮技术好公司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后来建筑公司走向某落,徐亮就和原来的同事一起组队给新楼房步线,虽然挣的不多却也比当农民强十倍。结婚以后也把老婆李桂英带出来在饭馆打工。

儿子徐海鹏出生后不得已把儿子交给家里的老人帮带,夫妻两个偶尔回家看看。虽然不能经常陪伴在儿子身边,但是吃穿用度儿子也比同龄的小伙伴强许多,起码娃哈哈、火腿肠、面包等零食都不缺席。

等到儿子该上小学的时候,夫妻两个就把儿子接到县城借读,虽然借读费高,李桂英夫妇咬牙支付了。

乡下同龄人都积极生二胎甚至生三胎的时候,李桂英坚决只要一个孩子,她的想法就是:“多挣点钱,将来在城里生活,租房子也不错。”

在父母认知的影响下,李桂英的儿子徐海鹏也争气,学习上根本不用父母操心,更不用说请老师补课了,全靠自学。

徐海鹏上学一路开挂,父母也努力打拼,在他上高中的时候,父母终于在县城购买了一套两居室,一家三口终于在县城有了家,算是安定下来了。

高中三年,徐海鹏脱颖而出,考上了贵州省最好的大学,这让李桂英夫妇非常开心,最多的是自豪,夫妻两个的劲头更大了——攒钱支助儿子结婚。

让夫妻两个没有想到的是,儿子计划考研,走出贵州。除了支持,李桂英夫妇还能说什么?

02

徐海鹏顺利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研二的时候给父母透露:“我喜欢北京,将来毕业后也不打算回老家了。”真实原因呢?在读研期间认识了来自西北的小雅,彼此感觉不错。

后来徐海鹏又给父母建议:“你俩在哪里都是打工,还不如来北京打工呢?这里工作机会多,我也不用来回跑了。”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李桂英夫妇背上行囊踏上了来北京的列车,同时徐海鹏也在市郊帮父母租了一间民房。

一家三口团聚后,李桂英应聘到超市到理货员,而徐亮则在一家公司做后勤保障,薪资待遇比老家高出许多。而徐海鹏寒暑假也可以到公司实习,或者被导师安排其它的项目。

读研结束,徐海鹏和女朋友的关系相对稳定,两个人也顺利留在北京发展。

一晃两年过去了,李桂英也慢慢适应了大城市的工作,换公交,乘坐地铁都不在话下,徐亮在公司也能独当一面了。

徐亮和女朋友的关系也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徐亮邀请未来的岳父母前来北京游玩,顺便商量结婚的事情。

李桂英也把大致情况摆在桌面上:“我们就一个儿子,肯定会全力以赴。”

徐亮也给儿子加分:“等孩子以后有能力买房,首付我们尽可能支付。”

徐亮女朋友家还有个弟弟,显然给不了更多的帮助,也不好提过多的要求:“到时候回去半个酒就好了。”

婚期定下以后,李桂英给儿子儿媳说了打算:“我们两个常年在外面打工,和老家亲戚来往不多,就不准备回那边走形式了。你们在这里看着办,等回岳父母家办酒的时候,给你们两万块钱操作就好。”

03

平时4个人租住两个地方,尤其是李桂英和徐亮租在郊区通勤时间长,儿子儿媳就和李桂英夫妇商量:“要不然咱们合租在一起吧,一家人互相还有个照顾。”

刚开始李桂英还有点排斥,担心婆媳矛盾,儿子的话点醒了她:“咱们先磨合磨合,最起码咱们以经济实惠为主。”

后来在儿子儿媳的操作下,在交通方便、尽可能缩短通勤时间的前提下,找到了一套55平的一居室,家具齐全,拎包即可入住的房子。

房子客厅大带阳台,徐亮征得房东的同意用装饰板把客厅和餐厅隔开,装上门就是一个独立的房间,这就成了李桂英夫妇的卧室了。

后来在儿子的帮助下,李桂英跳槽到了山姆超市,因为有相关工作经验,李桂英的工资给到6000元(社保在老家交)不用交社保,徐亮每个月也有8000元。

一家人商量:李桂英支付家庭生活开销,剩余的钱作为李桂英和徐亮的零花钱,买衣服什么的,徐亮的工资基本不动;徐海鹏夫妇负担房租,剩余的资金存起来将来买房。

在山姆虽然工作强度比以前大一些,但薪资待遇比以前涨了1200元,李桂英也非常知足。她的工作是两班倒,早班走得早,提前把早饭准备好并且带上午餐,晚上还能给家人准备晚饭;而上晚班的时候,她则会把东西准备好,老公、儿子和儿媳谁下班早谁做饭。

一家人秉承的原则:不点外卖,尽可能不下馆子。

李桂英夫妇虽然只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可是他们并没有像大多数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而是从年轻的时候就走出农村向县城进军。

在县城如鱼得水的时候,遇到更高的平台时候,他们没有故步自封在小县城,而是勇敢地迈向大城市,并且慢慢适应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

更难能可贵的是学会和年轻人相处,分工明确,不说教不倚老卖老,而是包容学会和年轻人和平相处。无论在生活中的哪个节点,都能快速找准自己的位置。

相关文章

  • 疫情---从北漂族升级“三线”贵族

    我曾经在北京漂流了8年,因为疫情结束了北漂生活。我想聊一聊离开北漂的我,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 北漂族 北漂一族开始...

  • 仅以此作献给广大的北漂一族——北漂北漂

    . 仅以此作献给广大的北漂一族——北漂北漂 九条命韩裕平 谨以此作献给广大北漂——北漂北漂 这是我的第二轮北漂 四...

  • “孩子在哪,家在哪”---老漂族的喜与悲

    以前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北漂族、上漂族......,今年一个词确频繁跳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老漂族”。...

  • 工作5年后选择北漂吸霾,为什么。。。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北漂一族,曾经我既同情又不愿为伍的一族。北漂有北漂的挣扎与艰辛,但是却不值得同情,就像如今...

  • 北漂族之歌

    北漂族之歌 20171112 我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梦, 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东西南北中, 为了追求崭新的...

  • 《北漂爱情大数据》解读:当个北漂真心不容易

    近日,《你的北漂爱情还好吗?》、《感动800万北漂地铁求婚》两条视频因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戳中了大批北漂族的泪点,在...

  • 白痴先生L的第五弹——‘北漂’

    bei北piao漂wu无xian限hao好 北漂,也称北漂一族。是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的、在北京生活和...

  • 漂在北京,囧在北京

    是北漂族还是老漂,真没法说。 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在北京也许我不会来,但他们才刚刚领证,所以算不上老漂;说北漂吧,好歹...

  • 北漂

    作为当前史上最难毕业季的一员,来到了北京,成为了北漂一族,北漂已经一月有余。 为何北漂?其实这里只是毕业前的选择之...

  • 努力的背后可能是自卑

    我是一个北漂族,漂了四年都没有走出中关村的北漂族。来到北京,不是为了梦想,不是为了爱情,更不是为了当时勉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漂族A(3)找准位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q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