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荣,”
“什么,”
“我发现人逢喜事精神爽啊,你说你这么一收拾,这起码年轻了十岁啊”
汤娜,“他不一直这样吗”
大炮,“哦,是吗”
老荣,“汤娜,都是汤娜的功劳”
“哎哟哟哟哟…不行了,不行了啊,鸡皮疙瘩掉满地了,我得赶紧走了,再见,再见,”
哎,哎,老荣,老荣
又怎么了?
“有个事儿定了啊”,“什么事定了?”
“到了雪山上,立马向汤娜求婚,我来做证婚人,就这么定了。”
定了,定了,定了。老荣说着,做了一个OK的手势。
在看电视剧中的这一段对话场景时,我忽然想到一个词,“最好的状态”。正如大炮形容老荣,携着年轻相爱的女人,一起出行去拉萨时“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良好状态。
后来我想,最好的状态,如是春花盛开,也如秋叶飘落时的静美;如溪流涓涓,春草青青,如湖水平静无波,如海浪惊涛拍岸;如灵肉之水乳交融,如水到渠成;也如三月间菜蝴在黄花田间轻飞,如鸟儿在林间婉转;又如轻装上阵,如武装待发。
再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生长安花”,如洞房花烛,围炉夜话…。
什么是最好的状态呢?我想它就是,沉浸、沉迷于某一事物、一段情感、一件创作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真实真情的执着流露、呈现,一种心无挂碍,心无旁骛的,由内到外整个心身统一的最佳状态。
如高原上的空气,阳光,信仰,是那么纯粹。
这种状态,可遇不可求,不,也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它有时非刻意做作而存在。是一种从始至终的专注,坚持,在这种坚持下,达到的一种结果。
最好的状态,有时是短暂的,如某一片刻的感受。有时它是坚持下来的结果,是功到自然。
我为什么会因此突然想到“最好状态”这个词呢?
首先是想到现在生活状态,直接的是想到了写作。
我感到我现在的写作就不是最好的状态,所以写出的文字我不满意。现在我写作,是一种我要写的主动,或者说是被动写作,当作一件事去完成。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否定了这种写作状态。同时,我感到最好的状态,不是我要写它,而是它要我写,贴切的说,是它指挥着去写,像母鸡下蛋,有那么一个存在,自然地降生。这可能就是一些作家说的,在写作(小说)中,往往是难以预料某一个人物的命运,或某一个场景的发生,而是写着写着,人物的命运油然就是那样了,不得不那样。而不是事先可以设计的。
这样的状态,即时存在是忽然间如灵光一现,然而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长期练习阅读努力的结果。瓜熟蒂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