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的第六章,是关于职场发展的道与术,正好自己也曾复盘过几年来的职场历程,在此与大家分享。
有趣的是,我发现,即使不同人切入一件事的角度不同(比如吴军、李笑来、古典三位老师以及作为读者的我,站在不同的立场分别看待职场),但最终会殊途同归,我们会有非常相似的发现,而这就像吴军说的,这是常识(common sense)的必然性。
001 记得自己的就职目的
明确自己是来收获成长、创造价值的,把最主要的时间都投入在这两件事上。遇到人际摩擦是正常现象,常说“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对方有时针对的未必是你,而是你的位置,或者你背后的人。
002 树立“用心”的做事态度
开会主动做会议纪要,头脑风暴后主动提供小结复盘,业余主动优化流程模版中的过时之处——那些其他前辈觉得有必要但懒得做的事,如果你去做,加分。
003 培养商业嗅觉和商业格局
对宏观环境的变化保持敏感,关注企业变化,更要关注行业变化,以及行业背后的经济体。学习、反思这些变化是如何运作的,新事物是如何成功出世或没落的。培养全局观,做好手头事,但别只盯着手头事。
004 把老板说的“事”当回事
工作交流中,老板看似随口提的建议或任务,你值得去尝试并落地。老板有可能随口说完就忘,但你做后,很有可能收获能力上的进步;而对于老板,也相当于制造了惊喜,加分。
005 别把老板的“情绪”太当回事
老板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管理者。你允许自己失落、傲娇、愤懑,不允许老板偶尔任性下?你在成长,老板也在,谁笑到最后,就看谁比谁成长得更快。
006 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
遇到事,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不把情绪带到工作问题中去。解决情绪的有效办法之一,是牢记并做到:工作中的矛盾大多应该是就事论事,不论人。
007 突破天然形成的圈子
工作场合,形成小圈子是正常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但要严格注意工作圈子里的交际分寸。不建议仅以同一职级或进入公司的同一时间为依据划分圈子,即使这样天然容易亲近。硬件上太相近的人,视野、格局也接近,凑在一起看事情,容易看“窄”,对自身快速提升无益。
008 遵守自己的内心
在同一个环境工作,未必代表就是同一类人。工作场合中做决策,特别是涉及自身原则、利害的事,要跟着自己的心意走(比如被迫站队,该拒绝就拒绝)。作为新人,要敢于行使这样的权利;作为成年人,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缺失。
009 尊重行业道义
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和道德准则,有的老板在乎,有的老板不在乎。如有幸遇到前者,要怀感恩之心。即使因为这样,你工作起来会累很多,但是以后回头看,值得。
010 升职加薪的绝招
只把事做完,只能是基层执行者。能把事推进,才有可能升职加薪。能主动“搞事”并搞好,才有可能做管理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