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
我的母校一一汉阳小学(作者:胡太奇)

我的母校一一汉阳小学(作者:胡太奇)

作者: 黄潮在高原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12:03 被阅读0次

汉阳小学修建在岷江岸上,座东向西。校门外是用石头垒砌的石坎,石坎上是用条石砌成的石栏杆,凭栏远眺,可见川流不息的岷江,风景如画的"玉屏山",上下穿梭的帆船,纤夫们的叩首般的身影。

作者手稿(未若虹提供)

校园的布局是标准的四合院,由清朝举人郑可经和乡绅帅文佐出资修建的,谱有校歌。据说当时执教的老师都是正牌大学生,多数人都以在此读书为荣,是青神红极一时的名校。

进入校门,是木式的二层门楼,采用穿梢和斗拱结构。支撑门楼的木柱是抱大粗的"马桑树",地面全是由石板铺成,虽说不上雕梁画栋,但也显得古色古香。

校内两侧是教室,中间有两个天井,天井间是宽阔的走廊。教室与天井,走廊相连,学生们课间休息,不管是跳绳、跳房咡、打乒乓、还是打弹儿,都淋不到雨。

后面是办公室,与彭家大院相邻,里面整齐有序的摆满了办公桌,桌上堆满了侍批的作业本。老师们备课,批改作业,惩罚调皮的学生都在里面进行。

教室的左侧是食堂,食堂背后有一棵参天的"珍(桢)楠树",树干笔直,树围有"稀眼背"粗,奇怪的是经常在树脚下捡到小鱼小虾,估计是栖息在树上的鸟儿喂食时不小心掉下来的。

教室的右侧紧邻操场,操场中矗立着两棵遮天蔽日的黄桷树,树冠大的几乎罩住了整个操场,上体育课或打蓝球都晒不到太阳。大的一根要十多个学生牵手才能相围,横在空中的树枝可当天桥,人在上面行走遊刃有余,胆子大的学生还在树上捉到过猫头鹰。

相比之下,靠河岸边的这棵黄桷树要小一些,依托这棵树的树枝,学校修建了唯一的娱乐设施"溜溜板"。一面有楼梯爬上,另一面则有护板溜下来。一有空闲,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蜂涌去溜,乐此不疲。到了春天,万物复苏黄桷树开始发新芽,这个季节同学们就打"黄桷苞"吃,吃在嘴里酸涩苦口,但仍不失为一大乐趣。

操场边上是音乐室,音乐室是二层走楼式的建筑,楼下是音乐室,楼上住人。走楼的四周是观风景最理想的地方。

作者手稿(未若虹提供)

我们在母校读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期,学制缩短为五年制。学校仍有十多个班的在读生,教师和学生加起来将近五百人,一到放学,人声鼎沸,欢呼雀跃,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母校是哺育学子们成长的摇篮,在我的心中是一个圣洁的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她记录了我的童真,留下了欢乐,见证了老师的褒奖和鼓励,虽然我一生没啥成就,但我仍深深的感谢汉阳小学,感谢关心我们成长的老师们,给了我知识的起源。

供稿:胡太奇(1968—1973在汉小就读 )

2019、6、18

相关文章

  • 我的母校一一汉阳小学(作者:胡太奇)

    汉阳小学修建在岷江岸上,座东向西。校门外是用石头垒砌的石坎,石坎上是用条石砌成的石栏杆,凭栏远眺,可见川流不息的岷...

  • 十年后回母校

    转眼间20年了,我决定回母校看一看 。 回到母校第一眼就看到了我小时候的语文老师 一一胡老师 ,他已经老了...

  • 烟波浩渺的母校之恋

    沙洋师范之恋 一一学子胡淼坤 每当清晨, 我伫立在高坡上, 向着那繁星点点, 永远怀念的方向眺望! 那是我的母校,...

  • 怀念我的小学一一柳树小学

    怀念我的小学一一柳树小学 文/云清1228 母校故地生新物 难觅笑语读书声 校东校西还相识 儿时记忆犹更深 青砖红...

  • 那山,那河…… - 草稿

    今年正月十四,小学同学齐聚桦树饭店。酒足饭饱尽兴聊天之后,有同学提议去看看阔别42年的母校一一魏家小学。太好了! ...

  • 我的母校

    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母校好几个,下面一一道来。 我的小学是在我们村上。现在回想起来,那学校确实有点寒酸呀!一...

  • 小学母校

    路过我曾经就读的母校小学,因为疫情的影响,校门依旧紧闭着,只隔着门外的铁门拍下了几张照片。 看着曾经奔跑集合做操开...

  • 倒计时97天||回不去的……

    刷朋友圈,看到了一篇关于母校的文章。我在那里上完了小学、初中,毕业后又回到了母校教学,教完了小学教初中。 母校造就...

  • 记我的小学母校――吉村小学

    今年是我小学母校――吉村小学建校60周年,乡亲们在吉发会的带领下争分夺秒,力争把校庆搞得隆重,让全村人都感...

  • 喔和我的母校

    这个学期,我来到了慈城中心小学上班。想到她有我母校的影子(慈城中心小学兼容了镇上的好几所小学,我的母校就是其中一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母校一一汉阳小学(作者:胡太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zv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