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1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1

作者: 志枚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22:40 被阅读0次

古代大家写文章,都不掉以轻心,而是简练揣摩、惨淡经营、句斟字酌、瞻前顾后,然后成篇,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一点道理,只要你不粗心大意,稍稍留心,就能够悟得。

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悟得了一点道理:古代散文大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节奏和韵律,本来都是诗歌的特点;但是,在优秀的散文中也都可以找到,似乎是不可缺少的。节奏主要表现在间架上。好比谱乐谱,有一个主旋律,其他旋律则围绕着这个主旋律而展开,最后的结果是: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读好散文,真如听好音乐,它的节奏和韵律长久萦绕停留在你的脑海中。

最后,我还悟得一点道理:古人写散文最重韵味。提到“味”,或曰“口味”,或曰“味道”,是舌头尝出来的。中国古代钟嵘《诗品》中有“滋味”一词,与“韵味”有点近似,而不完全一样。

文学作品能增长人的知识,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

有没有文化修养,文化修养之高与低,不但表现在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上,也表现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应对进退上;有与没有,是高是低,给人的印象迥乎不同。

我认为,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这二字也可以分开来讲:真,就是真实,不能像小说那样生编硬造;情,就是要有抒情的成分。即使是叙事文,也必有点抒情的意味,平铺直叙者为我所不取。

相关文章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1

    古代大家写文章,都不掉以轻心,而是简练揣摩、惨淡经营、句斟字酌、瞻前顾后,然后成篇,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这一点道...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4

    成语和典故是一种语言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高水平文化的具体表现。 做诗的“悟”,有技巧方面的问题;但是,...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5

    评断一本书的好与坏有什么标准呢?……归纳起来,约略有以下几项: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倒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3

    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遣词造句。整篇散文,都应该写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让读者读了以后,好像是读一首好诗。 整篇文章...

  • 《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2

    留给我印象最深刻最鲜明的有鲁迅的沉郁雄浑,冰心的灵秀玲珑,朱自清的淳朴淡泊,沈从文的轻灵美妙,杨朔的镂金错彩,丰子...

  •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谈写作》是中心为通讯员们精心准备的能力提升工具书之一,本书将季羡林先生在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间写过的序汇集...

  • 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谈写作 季老的《谈写作》是从其学术著作中收入的汇编书,主要内容是讲述个人的写作经验。有人评价他的写作,逻辑严...

  • 写文章,应该要做到“平易近人,不求雕饰”

    这是读季羡林《季羡林谈写作》一书的第1篇读书笔记。 01 关于写作方面的书,我读得不多。记忆中,读过夏丏尊、叶圣陶...

  • 读《季羡林谈写作》——说散文

    图书信息 《季羡林谈写作》,作者:季羡林,124千字,2007年3月第1版,当代中国出版社,ISBN 978-7-...

  • 读书营第二天打卡--《季羡林谈写作》

    《季羡林谈写作》 本书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畅谈写作和写作经历的书。论述了如何进行文学方面的创作,是一些写作经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羡林谈写作:典藏本》摘录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eo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