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出自《道德经》第36章,意思是说:若要削弱,必先强化。
有什么含义?
如果打算消弱某种事情,必须提前强化它们;这是处理和解决很多事情和问题的方法;想要削弱某个势力,削弱某种影响和削弱某人地位,聪明的办法就是纵容它,强化它和抬举它;让它们升级,扩大和发展,让它们嚣张,跋扈和狂妄。
有什么道理?
升级会有更多的消耗;扩大会有更多的漏洞,发展会有更多的错误;嚣张会更多的不满,跋扈都更多的怨恨,狂妄都更多的气愤;因此,他们会有更多的压力,更多的阻力和更多的反力;根据阴盛阳衰和物极必反的规律,它们就会出现失误,错误和延误,它们就会遇到麻烦,困难和痛苦,它们就会变得脆弱,柔弱和软弱。所以,更容易被拿捏,被消弱和被掌控。
削弱对方的笨拙的办法就是直接打压,正面抵制和和全面抗拒,反而使它们形成逆反的心理,坚硬心态和强烈心意,从而让它们愈发凶悍,固执和顽强;继而难以削弱它们,难以压制它们和难以制服它们。
强者思维通常是放一马,让一步和等一会;想要弱化什么,必先强化它们,想要强化什么,必先弱化它们;然后再处理,然后再解决;结果更扎实,效果更明显;弱者思维通常是应急反应,随时处理和立即对抗;担心失控,害怕无力。苦于应付,忙于对抗,疲于奔命,效果甚微。
有什么作用?
等待事物变强一些再削弱,就会比较彻底,等到情况变明一些再处理,就会比较完全。铲除于萌芽难以彻底,镇压于起初难以服众;变强再处理,可以消耗对方的能量和资源多一些,稍后再处理,可以完成我方的任务多一些;
有什么方法?
其一,顺势而为,借力而行和循道而治;让大道惩罚它们,让规律修理它们,让外力整治它们。其二,培养之后的打压更有效,鼓励之后的镇压更彻底,强化之后的削弱更完全;其三,利用其得意忘形;出其不意则效果显著;利用其骄傲自满,攻其不备则结果扎实;利用其洋洋得意,打其不防则下场更惨。
有什么证明?
准备整治右倾现象,就先搞大鸣大放,被称为引蛇出洞;打算制服伊拉克的野心家,先对他的狂妄示弱,还对他的撒野忍耐;让他误以为能够天下无敌,让他真以为能够横行霸道,然后,联合各派力量,给他致命一击,从道义上,经济上和军事上,彻底打败他,完全削弱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