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静与物化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不滞于外物为“虚”,不为外物所扰为“静”。
虚静是为了达到物化,而物化即是使主体与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
2,言不言意,得意忘言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1,虚静与物化
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道,此谓坐忘。
不滞于外物为“虚”,不为外物所扰为“静”。
虚静是为了达到物化,而物化即是使主体与客体完美地默契合一。
2,言不言意,得意忘言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它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标题:古代文论(4):庄子文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nnoj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