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做作业不认真,或为了争取時间看手机,草草做起時,心急火燎的父母立马便会燃起一股无名之火,把作业或试卷撕了。然后怒吼一声,重做!或者罚孩子站着,点着孩子的脸说,你呀,怎么这么不认真?要不就是讥讽,你呀笨蛋一个!看你长大也成不了什么气侯!
你说孩子服气吗?孩子根本不服气,只是摄于你的威力,敢怒而不敢言,这样做反倒增加了你和孩子之间的鸿沟,他心里与你更加逆反。更重要的是,你这样子伤了孩子的尊严,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自信力下降了,于是便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教育的目的与效果适得其反。
看看人家年薪130万,“哈佛学霸”詹青云的父母是如何对待孩子遭遇挫折的。
詹青云是贵洲山区的一个女孩。父親是化工厂的一名工人,母親是厂子弟学校的英语教师。
詹青云并非天才,刚入学時学习成绩很差,常常是班内倒数第一名,不会唱歌跳舞,四肢不协调,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差,打扫卫生丢三落四,十分马虎。总之是没有一点讨人喜欢的地方。
可詹青云父母并不气馁。他俩发誓,要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灵,要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以鼓励为主,陪伴孩子的一生。
因为成绩为全班垫底,十个阿拉伯数字都写不好,,乘法口诀背了几个礼拜都背不会,老师骂詹青云是“笨猪”“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同学也嘲笑她是“猪脑袋”,笨得不能再笨了。
面对如此窘境,詹青云父母没有灰心,他们仔细分析了孩子的智力发育情况,孩子并没有先天性的缺失,也许是智力开发较晚一点。
于是,他们便从孩子的爱好入手,陪伴孩子一起做感兴趣的事。
詹青云从小爱读武侠小说,有時读起来忘了吃饭睡觉。詹青云的爸爸便给女儿买了很多武侠小说,还专门升辟了一间书屋,陪孩子一起读,一起评论楊过,張三丰的功过得失。
詹青云小時爱画画,爸爸便给她买了很多绘画方面的书,如素描呀,世界油画呀等等。对于孩子的每一幅作品,父母都十分在意,用心珍藏。为了鼓励孩子还举办家庭画展,詹青云作品拍卖会,为了争买孩子一幅画,父母俩故意吵得不可升交,用心可谓良苦。
詹青云小時爱演戏,看了三国演三国,看了水浒演水浒。父母为了陪伴孩孑,也正儿八经扮演剧中人物。妈妈伴張飞,爸爸扮刘备,青云扮关羽。
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入手,一点一点启迪孩子的智慧。
青云的母親是一位老师,在青云身上,从来不用那一套循规蹈矩式的教育方法。
当孩子在学校因为成绩差被老师和同学羞污了,当孩子满怀愧疚难过地向妈妈倾诉時,妈妈没有大声呵斥,更没有施加任何压力,而是亲昵地抱着女儿说,妈妈给你算过命,你得先成绩差三年,到四年级就会成为全年级最聪明的小孩。
到了四年级,成绩仍然不起色,妈妈不急不躁,依然十分信任地拍着女儿的肩膀,说不用急,妈妈重新算过,你变成好学生的時间就在初二。
一次,学校组织文艺会演,青云因为动作不太协调,老师没让她上台参加演出。妈妈见女儿难过的样子,便安慰她说,老师是怕你跳得太好,把其它同学比下去了,才没让你参加。
一次,老师让同学们用“洋芋”组个词,青云组得是“洋芋条”,同学听了掩口而笑。洋芋一般都要切成丝,所以应该组“洋芋丝”,而不是“洋芋条”。妈妈却反其道而行之,说,妈妈刀工不好,只会切条,是老师少见多怪了,组“洋芋条”也对。
一次,詹青云的数学考了66分,女儿羞愧得不敢给父亲看。父亲看了哈哈大笑说,66分好,这个数字很吉利,代表六六大顺。
父母点点滴滴的鼓励,给孩子点点滴滴注入了自信力。
孩子与父母的关係拉近了,詹青云从小到大她和父母的关係就没有紧張过。
当孩子学习遇到挫折時,青云父母以自己独特的说法和做法,给了孩子鼓励;当孩子的心灵受伤時,青云父母以独有的爱,给了孩子心灵的温暖。
詹青云父母以鼓励式教育,在女儿身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初三時,她的学习便渐入佳境,在贵陽一中读高中時,她的成绩便逆学一举成为全校学霸。
2008年高考,詹青云以685分优异成绩进入贵洲省前五名,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
大学毕业后,詹青云拒绝北大,香港中文大学的邀请,在父母的关怀下,背负百万货款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读硕读博。
2018年5月,取得哈佛博士学位,並考取了美国职业律师资格证,就职于一家世界顶级律师事务所。
还在焦虑,焦急孩子成绩差,不成器,恨铁不成钢的父母,听了詹青云父母培養女儿成長的故事,不知有没有感悟和启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