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年级的孩子》,里面有一篇《父子日记》,读完后我想起魏老师说的一件事。
《父子日记》写的是美国政治家、外交官查尔斯.弗朗西斯.亚当斯喜欢写日记,也教他8岁的儿子布鲁克斯写日记,于是两个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亚当斯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儿子,当儿子请求他陪着玩时,亚当斯都说没时间,因此布鲁克斯总是闷闷不乐。后来,在儿子的一再请求下,亚当斯决定挤出一天时间陪儿子。一个周末,父子俩带着鱼竿去了河边,一边欣赏自然美景,一边钓鱼,直到天黑才回家。回家后亚当斯在日记中写到这一天什么都没做,很无聊,感觉浪费了一天的时间。可是他的儿子布鲁克斯却不一样,不光白天玩得特别高兴,且晚上在日记中写下了爸爸陪了他一天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布鲁克斯后来的多篇日记里都写到爸爸陪他的那一天,他一直在感谢爸爸。当亚当斯无意间发现儿子日记中对这件事的感受时,他才知道那一天并非浪费了。而后来的四十年里,布鲁克斯还经常在日记里提到爸爸陪他钓鱼这件事,那一天成了布鲁克斯一生珍贵的回忆。
魏老师说的是她爱人张老师年轻时很少管儿子,儿子的生活、学习都是她一人在管。可是后来有一天,张老师带儿子出去玩过,还给儿子做了饭吃。于是,这件事牢牢记在了儿子心中。当儿子长大,后来魏老师有一次说到张老师不关心孩子时,儿子却反驳说爸爸很爱他,因为爸爸那一次带他的经历牢牢记在了他心中。
这两件事很相似,都说明了孩子需要爸爸的陪伴,以及爸爸的陪伴对孩子的重要。
于是又想起前几年我们学校有一次请来了一位家庭教育专家给家长做讲座的事。学校提前布置,让学生的爸爸参加家长会,会场在操场上。可是那天参会的多数还是学生的爷爷奶奶或者妈妈。家长会的目的看来家长已经提前知道,所以走在路上时,就听参会的家长边走边抱怨说“孩子爸爸哪有时间参加家长会、哪有时间管孩子,一家人不得吃饭吗?还指着孩子爸爸外出挣钱”之类的话。
那场家长会开得怎样我不知道,效果如何我也没再问,但信者自信,不信者自是不信。在孩子成长上,父亲的陪伴与教导会带给孩子特别的感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真希望每位做的爸爸的人都能在忙碌中感受到孩子的渴望,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