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熊猫

作者: 修墨68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18:26 被阅读6次

学术熊猫

术观

熊猫,胖乎乎的身子,挺起个圆鼓鼓的肚子,看起来软绵绵的。圆溜溜的黑眼睛镶入肥嘟嘟的脸盆儿上,永远给人一种跑上去掐一掐的冲动。那感觉,像极了看到了阳光下在襁褓中迷迷糊糊伸懒腰、打哈切的婴儿,怎么能忍住去抱抱那嫩嘟嘟的小肉团儿。瞧瞧它们走路的神态,一扭一捏,任何情况下都是慢条斯理,不管何时见总感受得到气定神闲,就任场外观众聊的不亦乐乎,熊猫们在自己的天地里闲庭信步。也有些时候,看着熊猫又好似看到了潇潇秋天里,庭院深深处,簌风经过时,千叶万瓣落红俱下;一扬长小路上,携两排红叶之间,一对杵杖老者,互相搀扶,徐徐走向夕阳的尽头,宁静安详。然而,对于我来说,佳亚不仅仅具备和熊猫相同的外型,更有小熊猫们的处世智慧。

第一次见佳亚的时候,才是刚刚进入正式课程不久,因为不熟悉教学语言、系统和环境,故而常常寻求她和她朋友们的帮助,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佳亚虽然是马来西亚印度籍人,不同寻常的是,比起自己不得不信仰的印度教,她反而更热衷于中国的道家学派,许多有关道学的典籍她都有从网上搜来研究,比如像是《道德经》之类的古典典籍,以及关于道学的纪录片如《坐在云端》也是她精神食粮的一部分。不过,最让我发笑又感动的是她的好朋友夏目告诉我的那个故事,说她曾经和一位来自中国的导师在课堂上争论时差点打起来了,原因竟然是因那位来自中国的导师,把自己崇拜的中医批判地一无是处。后来我私下问她这件事情的时候,她依旧还是那么气愤地指责那位导师,激愤的情绪就如同看到一个外人当着众人的面,对她家孩子说三道四,听说她们班上的马华(马来西亚华人)都被佳亚的愤慨给惊吓住了,估计大家会想:这丫,确定是印度人养大的吗?

历史以来,由于马六甲重要的经济贸易的交流地位,使马来西亚混合了三大种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后来受到政治上的殖民和当地政权的胁迫便诞生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香蕉人和椰子人。香蕉的特征就是黄皮儿里面裹着白肉,所谓的香蕉人代表的是马来华人特性的转变近似香蕉,这部分人因为从小受惯西式教育,所以,他们除了长得一张华人的脸之外,无论是思想还有语言都倾向于西方国家;同样,椰子人说的是马来印度人,他们有印度人的长相,但用着英语,受着西式的教育。佳亚不像二者,身为马来印度人,说着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语,但却发自内心地爱着中国古典文化,这种皮暗肉黄的特征更像榴莲,一种马来西亚常见的水果,外面长得不太讨喜,闻起来也让部分人难以接受,但是尝起来味道却是极好,而且营养价值非常高,故有水果之王的俗称。可我更乐得叫她熊猫佳亚,因为那是我的特殊权。

这个外号来源于一次电影的灵感,那一次我和朋友去看《功夫熊猫2》,发现电影里的熊猫大宝为逐梦想而表露出来的那种“打不死的小强”精神,真是像极了佳亚对她学术研究上的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以至于电影结束的第二天,我一见到佳亚,头脑发热顺口就溜出来一句:“PANDA

JAYA(熊猫佳亚)”。

记得当时她一惊,脑袋一歪,眼睛一斜,瞪着圆鼓鼓的大眼睛,皱着眉头困惑不解地问:“Ahi…what?(啊…什么?)”

巴林姐妹

学术熊猫 学术熊猫

看得出来,佳亚对这个可爱的别称,并没表现出喜爱。尽管,在我解释之后,她表示可以接受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呼,但前提是只有我一个人可以叫。事实上,“PANDA

JAYA”的爱称从来没有出现在公共场合,那是我们私下交流的调味剂。因为越和她走近,越能感受到她不起眼的外表之下裹着的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心,胖乎乎的身体里潜藏着的是一股随时都能蓬勃而出的能量,小脑袋里满满地装着她生活的智慧和处事的哲学。就像来自巴林王国的玛哈说的那样:“她很美,她的心非常美(SHE IS

BEAUTIFUL, HER HEART IS VERY BEAUTIFUL)…”

玛哈和那米亚是来自靠近沙特阿拉伯东北部的一个岛国---巴林王国,很多人认为姐妹二人很奇怪,因为她们除了攻读自己博士的学位之外,就似乎很少和别人打交道。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们因为开彼此的玩笑而变得熟悉,后来她们告诉我说,在巴林由于宗教的分派问题,她们几乎很少主动去交往什么朋友,除非她们特别信任,否则她们一般都会谨慎地隐藏自己不会和他人特别亲近。在她们离开的那天,那米亚和我正好撞见,于是,便约我一起和她们吃个饭,那天我恰好答应佳亚为她做助理,去争取学校管理委员会赞助的演讲,因为这个原因我和那米亚就把时间订到晚上。

当天,演讲其实很早季结束了,可能是因为佳亚的研究项目对学校的后勤系统帮助很大的原因,在场两位后勤部高管一直问个不停,后来邀请我们去和下午茶,等下午茶结束,已经错过和那米亚约定的时间。我一边慌慌张张地告别佳亚,一边给那米亚打电话,幸好她没有责备我,让我去学校图书馆旁边去找玛哈,她在那边等我。

我舒了一口气,赶去找玛哈,到那儿时见她背影似乎比之前更清瘦了,半趴在桌子上,单手撑着头,似乎是在聚精会神地修改着自己的论文,我没忍心打扰她。大概十几分钟过去了,我见她提交了手中的课业,我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等她缓缓转过头来时,我几乎有种撞见鬼的感觉,她的一张脸,苍白的像个死人,达拉着的眼皮子,迷迷糊糊的好像根本就睁不开,毫无血丝的双唇,含着微弱的气丝抽搐着。这才几天没见,她怎么成这个样子了?我赶紧问她发生什么事情了,她跟我说因为这期课程结束后,他们班出去聚餐吃东西吃坏了。她说那米亚酒店收拾东西去了,她们凌晨一点的飞机,晚上九点准备出发离开。我见她快晕厥的样子,就收拾了她的东西,带她去酒店再休息。等我们到酒店住处的时候,正好遇见服务生推着行李从她们房间出来,好家伙,圆鼓鼓的五个大行李箱,一个大男人推着都气喘吁吁的,那米亚那小身板又推行李,又还得扛玛哈,想想这项任务真不亚于愚公移山,如此揣摩了一下,这姐妹俩接下来的旅程,真是让人又好笑又担忧。于是,我和那米亚吃晚饭之后我没有直接离开,思忖着等到帮他们把行李搬到车上再走。期间,我和她们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是去帮工程院的一个叫佳亚的博士生,去拉学校管理部门的赞助演讲去了,而且很成功。玛哈听到了怏怏地回了一句:“佳亚,我知道她,她很美(JAYA, I KNOW HER, SHE ISBEAUTIFUL).”

我脑袋一头雾水:“AHI,玛哈,你确定我们说的同一个人吗?(ARE

YOU SURE WE ARE TALKING ABOUT SAME JAYA)”?

“是的,我确定,佳亚很美,她的心非常美(YES, I

AM SURE, DEAR, JAYA IS BEATIFUL, HER HEART IS VERY BEAUTIFLU)!”玛哈似乎卯足了自己仅有的气力,确信不已地回答。

使命感

学术熊猫 学术熊猫

我没有多问,后来就聊起了一些关于巴林王国的生活,没过多久,送他们去机场的车就来了,帮她们搬完行李后,玛哈执意要我和她们一起,让司机把我送回了家。话别完玛哈和那米亚回到家,还没开门就闻到一股浓稠的印度咖喱香味,感情是佳亚做好吃的。推开门果然是她,佳亚兴高采烈地把我拉到餐桌边说,为感谢今日的协助以及申请赞助的成功,特意做了一顿大餐。自己觉得挺抱歉,因为结束后没有一起去庆祝,我跟她解释说是因为要去送玛哈和那米亚.

听到我说这两个名字,佳亚吃惊地瞪大眼睛问:”你知道玛哈(YOU KNOW MAHA)”?

“HIA,你为什么这么吃惊(WHY YOU ARE SO SURPRISED)?”我也跟着一惊一乍起来。经佳亚讲述,原来,昨天她没能来参加研究生学生会组织的披萨派对,是因为她和玛哈在一起,玛哈在她的学术研究上,遇到了和佳亚几个月之前一模一样的事情。怪不得前一天学生会组织披萨聚会那天,佳亚帮着安排好所有东西之后就消失了近四个小时,直到派对结束以后很久,她才出现,对于熟悉佳亚的人来说,她在食物面前如此离奇地失踪,其实是不符合逻辑的,更反常的是当她终于出现之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欢天喜地说个不停,取而代之是对她错过热闹原因的搪塞。现在我终于明白她为什么避而不谈,原来是去看玛哈了。

她说玛哈当天状态非常不好,因为玛哈的导师不仅把她的一年下来的论文成果批判地一文不值,还带着吼腔骂了她。可以想象得到,对于一个敏感的穆斯林女性来说,那是多莫大的屈辱,更何况她从小到大,家里人自小都没大声给自己说过话,这情况是她自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尝到被人吼的滋味。佳亚说,当天,玛哈死死抓住着她的手臂,痛苦不堪地对着她哭诉着,身体不停地颤抖,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原来玛哈的现任导师也指导过佳亚,据佳亚说那位导师脾气极差,只要学生做的不随他的意思都会挨骂,骂也就罢了,还边骂边拍桌敲椅。四个月前,佳亚没有通过第二次的答辩时,在求人无门的情况下找到他,当时佳亚也被骂的狗血淋头。佳亚这样一说,我便回忆起四个月前的一个早上在DK的楼顶上,她也是在我的面前哭的十分无力。

记得那个早上,我像平常一样去到楼顶早读,之后等她一起做瑜伽,一般来说佳亚都会准时出现,但那天我等了她好久。最后,她终于来了的时候,她的样子却显得格外疲惫,不仅仅熊猫眼比以前更黑了,整个脸或者说就像整个身子上面罩着一团乌云,头顶雷电轰鸣还下着倾盆大雨,裹着一身黑颜色的装束,有气无力地向我移动过来,最后停到我面前,勉强抬起头,眼泪就从她那一双疲惫的大眼睛里奔涌而出,好像开了闸的大坝,苍白的嘴唇抽搐着,艰难地挤出一句:“简……”就抱着我痛哭起来。

她抱着我哭了大概十几分钟后,情感就稍微平息下来一些,就和我讲述起她这两年的学术研究之路。佳亚是学工程出身的,她从英国读完研究生之后做过一段时期的工程师,接过为行业服务的项目,但她发现行业重视的是自身的利益,没有考虑过工程师作为个体的创造价值。所以工程师个人永远对行业没有选择权,以工程为出身的学生们永远都会为饭碗担忧,害怕行业遗弃他们。话句话说,假如一个班一百个学习工程的学生毕业后,估计最多百分之六十能被行业留下,其他的都会被迫抛掉自己辛辛苦苦努力多年,学到的有关于工程有关的知识,改换其他工作。另外工程师的压力一般都特别大,她曾经在英国亲眼看到自己丈夫的老板,作为一个工程师为工作而精神失常,吃饭时,居然从把面条从自己的头上泼上去,他们慌忙之下叫来了老板的助理给他家人打电话,谁知道这个助理竟然没有一个和老板亲人的电话,因为他们平时上班都只谈生意方面的事。这些事情让佳亚逐渐意识到行业里面人情的淡漠,于是,她决定回到马来西做一名工程系的教师,她说她想改变工程系学生对自己职业的看法。她想传递给学生的最主要的两点是:

1.热爱行业,每项工程都是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都有着让人们生活更好的使命。

2.珍视自身价值,作为一名工程师,不全是为各个行业而生的,而是用个人所学去创造新的产品为把周围环境变得更好。

朝圣之路

学术熊猫 学术熊猫

为了这个动机,她放弃了和丈夫一起呆在英国工作的机会,以及吉隆坡好几间大学的聘教,她只身来到泰来攻读博士。也正因为她的初衷是改变学生,所以她的论题不是和工程本身相关,而是有关于工程的教育。这让她的研究变得步履维艰,因为历史以来,泰来工程系的博士都为行业工程项目选论题,采用定量研究法(QUANTITATIVE

RESEARCH)研究,而佳亚采用的是定性研究法(QUALITATIVE

RESEARCH)进行研究。这样一来,她所研究的项目会让工程系学院的导师看不懂,所以来自本专业的老师根本没法指导她,一直以来都是她自己学加上到处请教求人,所以常常吃闭门羹受委屈,因为她的研究不会对本系导师带来任何利益。另一方面,每次答辩都会受到来自工程学校老师的刁难,因为工程系老师本身不懂社会科学,自然不明白定性研究的理论。再加上一开始,佳亚作为工科出身的学子,也不懂什么是社会科学,在最开始的时候,连她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写的什么。

当时佳亚说她特别害怕,两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答辩一次次被否决,导师要不劝她换题,要不让她换方法。到现在佳亚都分不清是自己错了还是环境错了。她好像是手里拿着藏宝图雄心勃勃要穿越迷雾森林到目的地寻宝的猎人,如今进了森林迷路不说,好像拿在手上的宝藏也是错的,她甚至认为目的地也根本没有她要寻找的宝藏,或许,她会像有些人一样走不出去就死在半路上,又或许走出去也一无所获。越走越彷徨,越想越害怕。

好在佳亚和功夫熊猫大宝一脉相承,脸皮不薄,哭过之后还是继续找人找方法。玛哈的导师就是佳亚经常拜访的“高人”之一,佳亚说位导师就是喜欢骂学生难听的话,但后来她就学会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因为她发现每次去找完那位导师之后都有新的想法,也许你去找他就要听他骂你一百句,但是总有那么一句对自己的研究有启发。所以,佳亚就厚着脸皮常常去找“骂”,这个过程中她学会了过滤。我想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在短短四个月内,终于赢得了导师们的认可,还争取到学校赞助的原因了。

我问过佳亚读博士的经历有什么感受,她说这感受用她自己做的一首小诗来描述,最恰当不过了: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前,

我是那坚强的百万将士之一:

双手抱着机关枪,食指扣着扳机,枪口对准前方,随时准备射击……

我不因为没有过演练,就去打仗而害怕,

我也不因为敌人众多而心虚。

我怕的是不知道敌人在哪儿,

枪口不知道往哪里对准射击……

她一边给我念,一边双手比划着,那憨态可掬的模样,惹得我笑的前俯后仰。不过,我现在有理由相信,佳亚已经知道子弹该往哪儿发了。

真年代

学术之路上,佳亚是一个带着使命感去攀登的开拓者,而她的爱情,则将她变成了一株永远长在春天里的含羞草。神奇的是每每说起她结婚十年之多的丈夫,佳亚的声音就跟机器一样自动调频成一种可爱却又娇羞的音色,让身边的人,顿时觉得自己仿佛在和一个宫崎骏漫画里只有四五岁大的孩子对话一样,梦幻而纯真。和佳亚的丈夫拿温有过一面之缘,那还是前不久,他从英国回马来西亚休假,到学校来接佳亚的时候。确实是典型的青年俊才,他的样貌和风度,在印度人的审美世界里,如果不算是精品也该是良品。要是一般人知道二人是夫妻而且关系随着时间流逝还越走越近的话,肯定会产生好奇心去探听深爱背后的故事。

由于和佳亚走得近,所以基本上了解了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交、相恋的过程。佳亚第一次给我诉说这段于她来说,刻骨铭心的经历时是在我刚来不久,和她去马六甲(佳亚的故乡)的大巴上。记得她说,初中时代起,因为自己身体超重的原因,她认为这辈子似乎也没有希望嫁人了,所以,她就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业上,成绩也就自然突出。另外,她天性爱帮别人,因此,即使她是个不知不扣的大胖妞,周围也总是不缺乏要好的异性朋友。只是,唯一一个自己对着对方笑,最后笑回来的“帅气男神”,却只有拿温而已。佳亚记得特别清楚的一次,那是高一的某一天,佳亚正好学习完从图书馆出门,下来楼梯,漫步到一棵高大的白杨树下,正好遇见拿温和一群朋友,他们从林荫深处款款走来,在被晚霞熏红的背景下,那四五个嬉笑的男生就像是电影里的男主角一样,他们经过佳亚时,拿温微笑着对她说了一句“HI”。当场,佳亚愣住了,脸烧地滚烫,心在身体里上蹿下跳,仿佛要从嘴巴里跳出来了,双脚麻木,不能动弹,一直到拿温和朋友们的背影消失在图书馆许久后,她才回过神来,慌慌张张地跑掉了。

在不知不觉中,佳亚深深爱上了拿温。但那时候,他们并不在一个班上,佳亚为了和他成为要好的朋友,便拟定了自己的第一个计划,每天下课去离拿温教室不远的一个地方,等到他们下课,然后从他面前经过假装偶遇,以增加他们见面的机会以及加深影响。佳亚的第二计划便是在图书馆中探查拿温经常出没的地方,以此作为图书馆里的根据地。果然没过多久他们就成了好朋友,但仅仅是好朋友而已,佳亚也明白自己根本不会成为拿温的女朋友,所以即使后来关系再好,佳亚也从来没有表达过自己的情感,她宁愿假装“好哥们儿”,在他恋爱的时候分享苦涩的欢乐,在他失恋后承担复杂的伤心。她那时候的爱卑微的像尘埃,躲在绿叶的背面生怕被阳光照见,因为担心看见了就会被抹去,意味着他们两之间连朋友都做不成。

直到有一天,拿温戏弄地问她说:“佳亚,周围这么多人围着你转,就没有一个你喜欢的?”

那天,我和佳亚头都依靠在大巴上,我坐在靠窗的地方把头偏向她,佳亚坐在外面。一丝阳光从窗帘的缝隙中洒下来落到她面颊边上,随着佳亚讲述,她的情绪促使着表情和身体频繁地变化,光线也游离不定。就在她说道拿温捉弄她逼着说出自己喜欢的对象时,阳光照耀在她的眼里迸发出麟麟的光芒,那是泪花。被逼的生气了的佳亚,深吸了一口气,转过身来,用手指着嬉皮笑脸的拿温一字一顿地说:“我喜欢的那个人,就是你!”

讲完之后,拿温瞪着眼睛愣住了,佳亚的心里防线决堤了,只觉得在没有勇气面对拿温,她惊慌无力地抓起自己的书本,胡乱往包里一塞伤心欲绝地逃离了现场。回到家里,佳亚只感觉心被掏空了,也像是被打碎了,玻璃渣撒的到处都是,刺的她痛不欲生。她是多么后悔自己说出来那句话,以后肯定做不了朋友了,说不上话了,也见不了面了……

想到这里,佳亚更是崩溃。但没过多久,佳亚的电话响了,是拿温打来的,她高兴着同时也害怕地接过电话。她颤颤巍巍地接过电话,只听电话那头说:“哎!你别哭了,也别做傻事,我现在不能回应你,但没说要拒绝你,我们还是好朋友,和以前一样”。

就这样,他们又做了两年的好朋友,佳亚一直在拿温身边,和以前一样,帮他讲题,也听他将自己感兴趣的女孩。尽管时常酸楚,但毕竟还可以见到他。那时候,佳亚觉得自己好像是从叶子上被抖落掉在地上的尘埃,被人撵来撵去。这种卑微一直持续到毕业前的假期,佳亚终于做出了决定,既然没有结果,就下定决心放手离开。所以放小假的时候,佳亚索性把关掉的手机放在家中,自己一身轻松地回去老家。

七天过后,当她回家准备再次返校时,打开手机一看,拿温竟然给她打了30多个电话,还发了十几条信息。刚刚开始只是问“你去哪儿了”之类的,然后有“发生什么事”的问候,再后来就开始认错请原谅……最后一条短信,则是拜托佳亚尽快回电话,自己有话要和她说。当时,佳亚的心态不知如何名状,真是又喜又悲,五味杂陈,不管怎么说,她已经下定决心,结束这种卑微的等待,但无论如何佳亚还是把电话打了过去。电话才刚刚拨过去电话,拿温就接了。大概过了五六分钟的样子,屋内传出“嘭”的一声,吓得她妹妹惊慌地冲进她房间里,瞅瞅落在地上的手机,再看看瘪着嘴,涕泪纵横望着自己的佳亚,真把妹妹弄的手足无措,但似乎也能猜到是什么事情,佳亚诚心的守护,让爱情的种子在风雨中开出了花。

一个朋友说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红尘中,几多人感叹“等闲却变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因为经历总是告诉我们,爱情的世界里“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是梦想。听听佳亚的情感经历,又觉得原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真是条铁理,如果诚心诚意的守护,想要简简单单的幸福,也并非什么难事,不用愤愤不平过往,因为没有什么比此刻还能感受经历更美好的事情了。

电影里的功夫熊猫是从平民堆里爬出去的超级英雄,真实生活中,学术版的熊猫佳亚与电影里的大宝是孪生胞姐弟,他们不仅在形态上有些惊人的相似—精灵古怪的“大憨虫”,在对待各自的事业时,他们也都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与佳亚相处是,我享受着那份,如见了阳光一般的乐观。

                                                                                                        马来西亚. Amairne                                                                                                                                  2016年8月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术熊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kp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