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怀揣着当年的梦想,即使它的翅膀被折断过,也请把它粘起来。因为那是你最无邪也是最真切的渴望 。 —— 题记
坦言之,成为简书的一个小成员是有一些情怀的。为了拾起当年不小心掉落在地上的梦想,为了祭奠已经逝去的美好青春,为了迸发出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憧憬。
今天,2017年11月8日,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现在是晚上21点,我在一间8楼的小房间里,在阳台上。外面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楼下的湖倒是异常平静,湖面映着街边七彩的霓虹,微风徐来,湖面瞬间荡漾起来,这应该是演奏着一首安静的的钢琴曲,轻轻地谱给这座繁华的晚城。我则悠闲的躺在阳台的躺椅的上敲着键盘戴着耳机听着歌,我应该写点什么了吧,再不写怕是脑子要生锈了。
这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我怀抱着某些被时间冲散的记忆碎片,变得茫然而不知所措。它飘散在脑海里,凌乱着,一片一片,一遍一遍,明明想放弃寻找,可是它又偏偏闪着微弱的光,由模糊渐渐变清晰。我终于忍不住去触摸,它竟然还是炙热的!它依然是有生命的。所以,我想重新拼好它,是的,它应该恢复最初的光彩。我想,我应该,是个台灯旁伏案握着笔写字的人。
记得初中的时候,我住的那座城市还没现在这么繁华。小镇的学校附近,只有两个破旧的网吧,校门口有个旧书店,我一般是会选择去书店的,网吧太吵,有些受不了。那时候,我觉得所谓的美就是指过年的时候璀璨夺目的烟花和书本里静静流淌着的文字,烟花只美那一瞬,而文字却一直都在那里永恒,你去翻它,去读它,它就在,并且有时候读它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同一本书,不同的岁月,不同的年纪,读起来的是不同的味道。那些本来凌乱、无意义的文字被拼凑在书里,瞬间就鲜活了起来。字里行间,分明都是有感情的。我读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认识了很多书本里的人,并且迫切地想成为他们的样子,书本上刻画出一系列正能量的人物。牺牲自我,顾全大局,神机妙算,英勇无畏等等应有尽有。小说这块,印象深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水浒传》、《三国》,有时候做梦都梦到一些情节,着实有趣。后面又看了《青年文摘》、《读者》、《意林》等杂志,还有《海子的诗》、《朦胧诗》这些我都颇为喜欢,让我最受益的应该是作文越写越好,课堂上老师经常拿我的文章来念,那些瞬间,真的感觉好有成就感。

初三的时候,我开始自己动手写,我不写日记,觉得那是小孩子的东西,觉得那是流水账,没什么意思(个人观点而已,您别见怪),我买了很多精美的本子,开始写小说,记得是穿越的题材,什么名字倒是忘了,一个学期下来,写完了两个本子,班上还传阅,有好奇的女同学甚至来问写到哪了,那时候的我是真的满满的开心和幸福,直到后面被班主任发现,她那凶神恶煞的表情把我吓得不轻,把我叫到老师办公室抽了五大板子,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还没收了我的小说,虽然这样,我还是把它匆匆结了尾。

后面进入高中,我还是坚持着,陆续写了一些小诗,语文老师是一中的,比较欣赏我,有时候就来指导我,让我更加为之努力。于是我又写起了小说,并且联系了一个小说网站的编辑,在他们网站开始写。记得最疯狂的是,那时候学校里不准用手机,我也没有手机,于是上课的时候先用本子写下来,半夜和同学们爬墙出去到网吧里更新文章章节,别人都是出去打游戏的,我也打,不过必须先把写好的文章更了再打,这是给自己下的决心。很不幸,后面又被班主任知道了,然后我爸就知道了,我那时候在班上处于中上水平的,他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考个好大学,记得最清楚的是,他那天气冲冲跑到学校,拿着我写好的小说不由分说就给我扇了一巴掌,然后就撕掉了。这一巴掌很响,整个校园都安静了。同时,这一巴掌,也结束了我高中的写小说生涯。在他眼里,我是不可能当个作家的,当个作家也很难维持生活,他觉得我应该先努力考个好的大学,其余什么都不重要。
然而我还是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失去了梦想的大学,还有什么意思呢。
此后两年,和他极少联系,即使回家了也和他没什么说的,妈妈说让我别在意,他就是这个暴脾气。可是我是在意的,折翼的痛,只有自己能懂,它是刻骨铭心的。
而今,我有了自己的工作,不是作家,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选择它也是为了生计吧。至少,挣脱了他的束缚,面对他当年的做法,也有了新的看法,这也有对的一方面。现在我也不需要他作出什么补偿,只是想慢慢的回到这条路上来。
我想,我应该,是个台灯旁伏案握着笔写字的人。

不知道各位是否也是因为某些原因放弃了自己曾经的梦想,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有机会的话就努力去完成它,别让它消逝掉,那是你内心里最天真的渴望。等你真正完成它的时候,应该是美好而幸福的。加油,忘不了的初心,就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