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妇幼保健院探望喜获二宝的好友。“哇——哇——”一推开,便听见小宝宝的哭声,奶奶抱在手中,边低头喃喃自语,边不停地走来走去,太平常不过了啦!

是呀,这让我想起顺哥刚出生时的那会儿。那时的他主要(只能)通过哭泣,提出自己的要求,饿了哭,困了哭,尿了还是哭。我便抱呀,喂呀,换呀,就算再困再累在宝宝面前也是半点脾气没有。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会说话,上学了,我似乎不太能容忍孩子的哭闹,孩子一哭,我的火气也是常常的蹭蹭上窜。
这不,写个语文作业——抄15个生字,每个写四遍,再组三个词,然后加上生字的音序、部首、结构和音节。
可宝宝办不到。
刚抄不到五个,一页本子快用完啦。看看本子,看看课本,那张小脸立马阴下来。笔一拍,“还有这么多,太难抄了!”对面的我内心翻滚,外表淡定,继续低头假装专注书本。
顺哥没办法,鼻翼一张一合拿起笔继续。可还是没抄两个,心中的怒火,再也压不住了。笔一丢,脚一跺,嘴一张,泪如泉涌,“我不抄了,太难抄了,我就不抄了!”

为娘的耐心也消耗殆尽,跟着厉声吼道:“现在起计时八分钟,抄完八个字,否则重抄!”
被镇压住的顺哥一边强忍着哭泣,一边拿起笔书写着,不时抬头瞅瞅怒发冲冠的老娘。一分钟、两分钟……
我心里很清楚,发怒是最没办法的办法!呼吸再呼吸,看看时间,四分钟已经过去,尽管不停地写,也只写三个字。
他需要信心!心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于是我悄悄的把计时器往后延了四分钟,听着闹钟嘀嗒嘀嗒一秒一秒过去,而他奋笔疾书,“写完了。”同时按下手机计时,还剩58秒。顺手按下计机时,界面定下,顿时破涕为笑。
对于我来说,十个生字不太多,可对一个小一的孩子来说,也许真的有点小困难,一遇到困难不知如何处理,就哭了起来,似乎也在情理中。我见不得眼泪,幸好即使调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哭戏还没有完。
学校六一汇演接近了,老师安排放学后留下来在篮球场对面的舞台排练一个小时,而篮球课只能请假,或者学校办公室边做事边等待。
噔噔噔,一阵急促的脚步,冲进了办公室。哇哇哇,像泄洪的大堤。我一头雾水,抱着他问:“怎么啦,儿子?”他用力争脱我的怀抱,趴在桌子上边捶边哭,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问也不说,抱也不要,我的火气又跟着上来了。但理智告诉我,必须走开!

我强忍着,轻声细语说:“儿子,桌上有小面包,等会儿你吃吧,妈妈出去一会儿。”
一分钟,两分钟……时间这东西很奇怪,有时很快,有时又慢得踩不死蚂蚁。十多分钟过去了,我再次走进办公室。
眼睛红红的儿子坐在椅子上,情绪也恢复正常:“妈妈,面包我吃了两个,这个留给你的。”我欣慰的蹲下来抱着他:“谢谢你,儿子,能说说刚才怎么回事吗?”小眼睛巴扎巴扎的看着我:“排练好累,一遍又一遍,老师又批评……我还错过了篮球……以后我再也不参加这样的排练了。”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
“哦,如果换成我,也会有点情绪,你已经很不错了,能从头到尾排练完,至于以后你是否参加等以后你自己定吧,妈妈想告诉你,今天的事是糟透了,但也未必是坏事,你一定会有其他的收获……”

没等我说完,顺哥抢过话题:“妈妈,是不是像塞翁失马的故事一样……他的儿子最后没去参军。”他竟然能从书中吸取智慧,着实令我惊喜!
作为大人,我们总是急于让孩子想大人一样冷静处理问题,其实给孩子一点时间,一点空间,一点自我去释放。
再加一点为人父母,适当的牵引,相信孩子一定能从幼芽长成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沐浴阳光,熠熠生辉。
或许,这份哭闹正是成长最可爱的模样,男孩哭吧不是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