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浪潮中的敬畏与渴望

作者: 右鸣风 | 来源:发表于2025-08-29 20:53 被阅读0次

开学前夕,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智能教育培训。坐在会议室里,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些乡村教师正站在一个历史性的关口前——人工智能的浪潮已经涌到了我们的讲台前。

专家们展示的技术令人目眩神迷。杜老师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多媒体课件,而是能够“以文生图生视频”的智能和互动课堂。当我听到AI可以根据一段文字自动生成教学视频时,突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既为未来的教学可能感到兴奋,又为自已可能跟不上时代而隐隐不安。

Zw春老师的“GAI三宝介绍”环节更是让人大开眼界。提示词工程、知识库构建、文档智能处理......这些曾经陌生的词汇如今成了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我看着屏幕上AI如何快速完成文献综述,如何智能化分析海量资料,内心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渴望立即掌握这些技术,另一方面却担心:当AI如此强大时,我们教师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又会以何身份,站在哪里?

王教授的小表演将这种矛盾推向了顶点。他演示的AI技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生成任何人的声音、面容甚至行为举止。那一刻,苏格拉底的话在我心中回荡:“原来这世界上有这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但不同的是,面对AI,我们无法像古希腊哲人那样选择远离,不能像“我知道我一无所知”那样潇洒——这些技术正在不可避免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课堂和教室。

今晚,夜幕中的乡村格外宁静,与白天那个AI汹涌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启蒙时代”——只不过这次启蒙我们的不是理性,而是人工智能。

恐惧与渴望在我心中交织。恐惧的是技术的洪流可能会淹没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面对面的温暖交流,比如犯错和改正的真实过程。渴望的是这些技术也许能帮我更好地帮助乡村的孩子们——他们值得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无论他们出生在北上广还是偏远的乡村。

王教授最后那句忠告久久回荡在我耳边:“告诉家人,不要看到视频就以为是真的。”这句话何尝不是说给我们教育者听的?在AI时代,我们更要教会学生辨别真伪、保持批判思维——这也许比任何技术都更重要。

很快我们就要回到学校,推开教室门,看着整齐的课桌椅,我想我能否会平静下来:无论技术如何变革,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那就是点亮每个孩子眼中的光。AI可以成为新的火柴,但点火的人,永远是我们教师。

世界如此精彩,我可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但我知道,我会带着这份既渴望又恐惧的复杂心情,和我的学生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未知却又无比迷人的AI时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I的浪潮中的敬畏与渴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tu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