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无论商界或文化圈的人,不管你已成名与否,贫寒经历相对较容易被大众温和地接受和围观圈粉。这也源于奋斗史的艰难不易,人心向善,人心护弱的普遍心理,再则就是榜样的效应。
但家境殷实者,总会遭大部分人的心理排斥,想必是这些年造成的仇富心理。故,他们只能隐匿或忽略"不光荣”的历史,乎拉乎拉跟进时代潮流,不讲昨天,只讲今朝和明天。
也罢,真正的富庶之人,站在高高的山巅上,举着勃艮第,笑瞰蚁族们累的跟狗似的,倒也自在逍遥的可以。管他招不招待见,天老大他老二。
只是苦了这些富不流油,穷有饭吃的高不高,低不低的夹缝中生存的人被边缘化。他们似乎少了吸睛圈粉的资本。这就意味着他们要比前两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在如今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最不够用的是时间,和一双眼睛,逼得人们练就了一套滤镜本领,极端事物才会分秒间吸睛。
然而,世事很多时候都是看问题的角度问题。一盘菜,富豪看是土豆白菜,穷人看可能是熊掌鱼翅。
我自命活不起死不起的夹缝中人。
不过是公务员家庭,不过父亲曾紧随过省市一号人物左右,不过是父母长相出众一点,不过是那个年代的计划生育模范。。。却自打小学就被同学划入边外。即使长大成人,冠以"小资情调"让人敬而远之,不招待见。幸亏这些年许多自媒体为小资一族正了名。
其实更悲惨的是,脱生出臭籽一枚,彻头彻尾一事无成的窝囊废,落入低谷,连边缘都够不上。
假模假样舞墨涂鸦,想铺垫一下穷困潦倒,却素材不够,拉不出硬屎。想铺垫高大上更是缺乏足够的素材支撑,怕是立个芝麻杆往上爬,爬不上去反而狗啃泥。有时觉得倒了霉运,似乎又觉得牵强,应该是怨不了天,怨不得地,只怨自己不争气。
不过没关系,愚人也有愚人的生存法则,聊以自慰,自得其乐。世界怎样形色多变,人要立本,"本"该是真实的,“真实"在任何时代都不失其珍贵。
英雄不问出处。这年月平台多多,机会多多,讲真己与金子发光理论越来越靠谱。
管你是岩石缝里磞出的山匪一枚,
管你是温室里的一朵名贵的奇葩,
管你是被夹缝挤的头荤眼花,奄奄一息,
你要眇视一切勇往直前才是正道,像横陆敬二,不必考虑栽下去粉身碎骨,或落得个一级伤残。
于是,没有苦难史,却也年幼期的心痛史要晒出来,第一篇暂命名《童年一一珍珠之痛》第二篇可能是《童年一一裘皮大衣之恼》。。。
人生总会有各种痛。无论你多大,无论你什么阶级,就类似于托尔斯泰的经典名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