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总体来看,度过了极为清净的一周。
没有太多来自外界的紧迫任务,因而有更多时间向内思考。
跟自己强化了一些行动计划:
a.加强定期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魄;
b.学习一门乐器,陶冶情操,平定内心;
c.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降低碎片化信息刺激;
d继续不断地阅读、写字、自省,保持稳定输入、输出。
……
居然能列出a,b,c,d,像极了项目管理必要的结构化思维。已然悄无声息地把工作思维代入生活状态,合而为一。
工作
兜兜转转,似乎对“工作”本身产生了更积极的看法,回到了刚毕业时最初的状态。
客观来说,起初我们需要工作,的确是为了面包;可若工作仅仅为了面包,那我们日复一日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未必也太过卑微?
我们所从事的任何事情,本身有没有价值?它是否值得我们为之孜孜不倦努力奋斗?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汲取和学习?
工作之余,思考一些正向的信号,或许能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或许能让我们更有价值感。
学习
电子书、纸质书,来回交替,似乎成了“阅读”主旋律。
此刻阅读,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不在乎节奏,更在乎感受。
由于近期沉浸在哲学、伦理学这些略显苦涩、枯燥的品类,每每看到触动心灵、引起共鸣的段落,就会格外激动,随即记录下来。
阅读的乐趣莫过于此了罢。
亲子
持续探索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陪伴孩子尽情享受美好的童年时光。
尽量去引导,而非强制,教孩子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学习理性去思考,想做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依次分辨,慢慢领悟。
最最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
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先从我们自己做起。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