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月份,日子似乎转了另一个面向。日子看起来没啥变化,但我自己,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前面的几年,我脑子里一直有个声音“为什么”“为什么我是这样的”“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这些声音日夜不停地回荡在我的大脑里。
我吃不好,睡不好,应付完工作之余,就去书里寻找,去视频里寻找,去经历里寻找,去家里寻找,去别人的评价里寻找……我读书,记录生活,抄经,运动,冥想,凡是我能想到的,能做到的,我都去做。我想要一个答案,最好是一个清晰的答案。
这些事情或多或少的给了我帮助,但并没有给我想要的答案。直到有一天我厌倦了,也发现了这种寻找毫无意义(说毫无意义也不对,它有另外的含义)。
为什么说毫无意义呢,因为它没用。知道“为什么”并不意味着知道“怎么做”。这个念头出来的时候,它打碎了这几年只关注自身,只关注过去的模式,送给我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我能看到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懂得去关心别人。看到别人做的不舒服的事情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也这样”。我常常说错话、做错事,发现自己有诸多缺点,但都没关系的,我不再因为一点错事就否定掉整个自己,也知道所谓的缺点也有好的一面。能听见自己评判别人的声音。我开始变得真正安宁。
我开始能睡好觉,吃好饭。愿意花很多很多时间为自己做可口的饭菜,能心安理得的关爱自己,懂得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温柔以待。
只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的这句话说的是,人在思考前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止、要定、要静、要安,然后才能虑。至于最后的得,就不用管了。
一件事情是这样,放大到整个人生也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