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吃罢午饭,我与闺女和闺女女婿拉开了家常。闺女说,她同事的母亲,今年正月十五去世了。坐了10年轮椅,终于解脱了。女婿也随声附和着说,老太太受罪,老头子受累,现在两个人都解脱了……
闺女说,小时候看红楼梦,妙玉的两句诗说的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我对闺女说,你妈生前最喜欢和欣赏慧律法师说的,“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底,不管怎么整,都在棺材里”。女婿说,这话是不是有点厌世?我说,出家人说的没错,欣赏这话的人,至少是心态不好。你妈生前抑郁寡欢,确实有点悲观厌世……
我的话还没说完,闺女就接着我的话说,那还不是因为没有遇上好婆婆。我知道这话是说给我听的。但我没有与孩子一般见识。闺女是我自己抱大的,我母亲压根就没有抱过她,她怎么知道好与不好?还不是老伴的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对婆婆的不满。婆媳关系是天下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之一。我说,婆媳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就是把一切后果,都说成是别人的错。你妈这辈子活得不如意,除了追求完美,就是不允许别人犯错……
女婿也说,我妈有文化,追求的目标不同于一般家庭妇女,而这个目标又太不容易实现,所以一辈子高兴不起来。我也随声附和说,这与人生观与价值取向有关……人对生活的的期望值越高,实现值就越低。你妈之所以不高兴……
我的话还没说完,闺女就跳了起来。她说她妈之所以不高兴,都是因为我和我妈。我也有点生气,她妈和我妈都已不在人世,活着的人,评论两个盖棺论定的人有什么意思呢?闺女说,“在我的心目中,妈妈是完美的。我不愿让别人说妈的不是,现在她已经走了,更不应该对她说三道四”。
我说这哪里是责备,这不是话赶话说到这个地方了吗。没想刘却被闺女误认为我在责怪老伴儿。我真是一肚子冤屈没处说。原本是一家人说闲话,没想到却说出是非来。
闺女不愿意让我说她妈这可以理解,可她又说我妈的不是,我岂不是也和她一样的不舒服吗?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朱子治家格言”当中的一句话,“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幸亏那天中午,我没有和孩子一般见识,如果与孩子各说各的理,其结果非得吵起来不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