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体检。刚去到医院,人满为患,问旁边的医护人员,只是说去那边排队。
看了一下,个人体检需要在1-3号房间外等,可是只有1号房间外面有很长的队伍,所以我不自觉的也跟着他们排到了1号房间外面。由于队伍一直不前进,我就往二三号房间里面瞅了瞅,看到有医生。就问了一下排在前面的女生,为什么所有人都不去另外两个房间。她回答,她也不知道。
于是我放弃了那条长龙,跑到其中一间。医生淡定的说,这里房间也一样可以啊。不到一分钟,我办完事之后,出来悄悄跟刚刚那个女生说,赶紧换到另外一个房间。可她还是有些迟疑,我使了好几个眼色,她才跑过去。过后,兴冲冲地跑来感谢了一番。
很多时候我们的远古基因决定了我们的潜意识会把我们带去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并且默认那就是对的,总相信大多数人的判断。记得小的时候,作为一个小女生,上个厕所也喜欢多拉几个人。上学的时候,如果能有很多个小伙伴在一起,就觉得非常的开心。长大了看到很多人扎堆的地方,都忍不住进去瞧一瞧,生怕错过什么。如今很多成年人还是一样看到什么火,就喜欢跟风,微商火了做微商,短视频火了就去做短视频。
现在发现,人少的地方才有新世界。大家都习惯走去人多的地方排队,我却喜欢无人的那一边。很少有人喜欢看教科书,喜欢看大部头,可是这一年下来发现其中大有奥妙。很少有人能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而这么干的人往往才是最后的胜利者。李录在他的书中说,市场的存在和价值的体现,是由那5%的价值投资者决定的。同样,也有很多人说过28定率,事实上比例的差距可能比这更大。
今天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以前一个做社群运营的人,又来找我聊天,想要我加入她的某一个社群。她特别善于在人堆里找机会赚钱,人越多她越嗨,恨不得每个群都加满到爆。我没理她。今天听力狂练群通过了我的申请,本以为里面会有很多人,却发现,除了管理人员,总共只有8人。回想起之前加的新概念三的背诵群也只有7人,后面进入的点评群同样只有寥寥数人。
多与少,形成鲜明对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