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山夜話-Tell Tale on the 17th ~王陽明

千山夜話-Tell Tale on the 17th ~王陽明

作者: 燕语洲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09:58 被阅读0次

【2017 千山夜话- Tell tale on the 17th】

Mini story telling of our favorite artists and their works.

Date:10/17/2017 星期二(美国DC)10/18/2017 星期三(中国北京)

Time:8:00 pm (美国DC)8:00am (中国北京)

Story teller:陈刚

Topic: 王阳明

注:《千山夜话》是千山一笑堂众群友共同发起的故事会。今年每月17号是我们故事会的时间。群友轮流坐庄,分享我们喜欢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 群主:首夏。活动策划:燕語洲。

我先给各位介绍一下王阳明的家乡浙江余姚。了解了浙江余姚,可能大家也会对王阳明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浙江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文化名城,境内有七千年古文明遗址"河姆渡",四明山中,有道家第九洞天"丹山赤水"和第六十三福地"渔澄洞"

四明山的云雾日出 河姆渡遗址

余姚素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之称,"文献名邦"是明嘉靖皇帝封给余姚的,在中国,在城门挂"文献名邦"这块匾的,除了余姚,还有二个地方山东曲阜,云南大理。

而"东南最名邑"出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笔下,诗云"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可见北宋时余姚的繁华景象。

余姚出过很多的名人,最有名的,有四个人,严子陵、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我们余姚人尊为"四先贤"。其中王阳明和黄宗羲列入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

梁启超评价余姚: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以及海东。阳明千古大师,无论矣;朱舜水以孤忠羁客,开日本德川氏三百年太平之局;而黄氏自忠端(黄尊素)以风节历世,梨洲(黄宗羲)、晦木(黄宗炎,黄宗羲弟)、主一(黄百家,黄宗炎子)兄弟父子,为明清学术承先启后之重心;邵氏自鲁公(邵曾可)、念鲁公(邵廷采)以迄二云(邵晋涵),间世崛起,绵绵不绝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树立。

明朝成化年间,在余姚城里,有一位姓王的教书先生,租住在学生的房子里,这房子后来叫瑞云楼。教书先生生了一个儿子,叫王华,是明朝余姚的第二个状元。王华的儿子,就是王阳明。

1472年的深秋,余姚江畔的瑞云楼,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便是后来的一代大儒王阳明。10月31日,是王阳明诞辰545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我们余姚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王阳明。作为王阳明的故乡,我们余姚给他贴的标签,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军事家、书法家",其实,定义再多,都不足以描述王阳明一生的光辉。

我参与策划了三个活动:一个是"阳明故里"标志全国海选的评审,一个是主持"余姚论坛"阳明后学抄阳明语录活动,还有策划了宁波市纪念王阳明诞辰545周年书画大展。

我受日本王阳明研究会学者的邀请,专程到日本作过访问,日本松尾正威、立花民雄等学者也多次来我书法馆访问。当时,他们曾经问我一个问题,作为王阳明的家乡,为什么还没有日本人更重视王阳明。

其实,作为阳明先生的同邑乡人,我们从小是听着王阳明的故事长大的,很多关于王阳明的传说伴随我们度过了童年。但等上了学,老师告诉我们,王阳明是反面人物,是唯心主义者,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那时候的阳明故居瑞云楼,湮没在深深的小弄之中,几乎是无人问津的。

瑞云楼改建前

随着阳明心学的不断升温,修缮王阳明故居的呼声越来越强,余姚市政府投资一亿二千万,重修了王阳明故居。除了王阳明故居,余姚还有王阳明讲学处"中天阁"等很多先生遗迹。接下去,余姚还将投入六亿资金,打造"阳明故里"

王阳明画像

这是已故余姚画家胡匡一老先生创作的王阳明画像。 在余姚的宣传资料里,我最喜欢用这张画像来宣传王阳明。

请大家看看修建后的王阳明故居。这个牌坊是按原样建造的,中间新建伯的石牌是原物。

虽然王阳明目前的陈展从格局没有能够反应出阳明心学应用的高度和宽度,没能反应出王阳明先既出世又入世的胸怀。但对于王阳明先生的一生,已经描述非常详细了。

这些图片是为我接下去要做的"王阳明故居"微信语音解说系统工程拍的照片,正好给各位看看,语音已经录好了,接下去准备上线了。

作为个人而言,对王阳明感兴趣,一开始还是为了他的书法,因为市政府领导出访要把王阳明的书法作为礼物,我特意请人找了二玄社复制。王阳明是王羲之的同宗之后,在明代,他的书法可谓独一帜,明代大家徐渭曾称书圣王羲之"以书掩其人",王阳明则是"以人掩其书"。他将心学融入书法,直书胸臆。细看他的书法,犹如风卷云舒,呈现出灵动飞舞的气势。

我最喜欢这一幅,今年余姚宾馆的月饼系列包装,我就这张作为主题,三款月饼,分别叫致、良、知

阳明先生在《传习录》中说过: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

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对于书法的表现特征作了精要的概况:所以中国人的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这应该也是对王阳明书法最好的注解吧。

而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理论,同为余姚人的余秋雨先生曾在《乡关何处》这篇文章里有这样的评价:王阳明一直被人们诟病的哲学在我看来是中华民族智能发展史上 的一大成就,能够有资格给予批评的人其实并不太多。

王阳明从小身体很弱,我们余姚有一种风俗,小孩子身体不好,就要寄养在庙里。王阳明就被寄养到浙东名刹"龙泉寺",跟着和尚参经念佛,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所以他的思想启蒙,还是来自于佛教。

龙泉寺的建造,仅比杭州灵隐寺晚了二年。 鉴真和尚第二次去日本没成功,就住在了龙泉寺。

对于王阳明的心学,有二个人的话非常有意思,一个是日本学者稻盛和夫,他评价王阳明的心学:"遵从发自真我和灵魂的理性和良心","以理性和良心抑制感性和本能,积善行德,就能磨炼心智,达到醒悟的至高境界。"

还有一位,是北京大学管理学院的院长文东茅教授,他到余姚时曾到访我的书法会所,他有句话我记得很清楚,他说王阳明先生自己对于心学,越概括越简单,先是"知行合一",后来觉得还是不够简单,于是,就出现了"致良知"。

我一直反对把王阳明的思想搞得太玄乎,把王阳明神化是研习王阳明最大的悲哀。我一直认为,想了解王阳明,就有时间静下心来,多读几遍《传习录》和王阳明的文章就足够了。

比如知行合一,王阳明自己就解释得很清楚了: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他的名言其实很好懂,也很有用。比如: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心外无物",王阳明先生的四句教说得很清楚: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实王阳明回余姚的时候,排场也很大的。只是正史没有记载而已,就看他在绍兴造的房子,是当时整个绍兴占地面积最大的。这就是他入世的一面了。

我经常跟余姚教育部门的领导提议,要在余姚的学校推行王阳明心学的讲座和教育。 深入简出地给孩子们讲讲王阳明的思想,比如有些名言,孩子们都能懂。

如: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如: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如: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如: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谢谢大家。

自远堂。陈刚 书法作品

月莊主目錄: 千山夜話 ~ tell tale on the 17s

(Mini story telling of our favorite artists and their works. 15-30 minutes long)

1/17/17 星期二:燕语洲 - Andy Warhol

2/17/17 星期五:首夏-柏辽兹

3/17/17 星期五:午风竹-王羲之

(3/25/17星期六特刊: Duo+John Q- 黄庭坚 )

(4/7/17星期五特刊: John Q-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

4/17/17 星期一: 北极湖- 曼德尔施塔姆

5/17/17 星期三:安素草堂-道心书法

6/17/17 星期六:John Q-深知身在情长在~李商隐印象

7/17/17 星期一:杨远威-北欧当代水彩画

8/17/17 星期四: 画阁凌烟-当代艺术家毛焰

9/17/17 星期天:风清云淡-徐渭

10/17/17 星期二:陈刚-王阳明

11/17/17 星期五:Duo - 埃舍尔

12/17/17 星期天:千山风采年终展

让我们一起编织千山夜话,为缘分友情,为同修共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山夜話-Tell Tale on the 17th ~王陽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mm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