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作者: 读书的你我 | 来源:发表于2021-06-21 18:31 被阅读0次

原文: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一部分: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把治理国家分为四个等级,最高等的治理称之为太上,也可以理解为道政合一,是我国特有的思想,就是主政者,按照道来施政,来治理国家,所以老百姓只能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人在治理这个国家,可是却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主政者与百姓相忘于无为,各遂其性,各自做各自的事,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各安其位,各得其乐;次一等的治理就是老百姓都亲近他并且称赞他,这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礼治,礼乐安民,修己安百姓;再次一等的治理就是老百姓都畏惧他,也就是法家所提倡的法治;更次一等的治理就是老百姓都反抗他,轻蔑他

第二部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国家的治理越来越差的原因,主政者不讲诚信,不以诚信修己,不以诚信待人,那么老百姓自然就不在信任他,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下降,各诸侯国的独立性加强,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开始享有越来越大的权利,于是诸侯之间兼并之风渐起,社会制度逐渐解体,各诸侯国之间展开激烈的战争,这些情况的出现意味着从西周开始延续的礼乐制度的崩坏,社会状况混乱,而诸侯国的主政者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不惜牺牲百姓的利益,去发动战争,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主政者横征暴敛,对百姓加以残酷剥削,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才造成了信不足,有不信的局面

第三部分: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段主要讲的是治理国家还是要回归到太上,主政者治理国家时很悠闲,很少发号施令,百姓却能安居乐业,国家却能繁荣昌盛,天下却能太平长久,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如果结合前面章节所讲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这章所讲的内容,太上对应的就是道,不知有之对应的就是湛兮似或存,悠兮对应的就是处无为之事,贵言对应的就是行不言之教,自然对应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因此我们要树立合乎道的思想观念,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认识,去遵循宇宙的本质规律,才能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7、18章

    《道德经》摘抄与思考17、18章 文:Recycler 34/234.3862 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

  • 《道德经》第十七章

    2016年3月22日 《道德经》第十七章 / TAO TÖ KING 17th Chapter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

  • 共学《道德经》第17天

    共学《道德经》第17天2022年3月4日 第十七章功成事遂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

  • 周全《道德经》

    在《道德经》第17章中有两个版本:太上,不知有之(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

  • 道德经第十七章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之誉之; 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

  • 《道德经》第十七章 知有

    华夏传习书院~ 每日传习~ 经典永流传~ 《道德经》第十七章 知有 [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

  • 领导力是修炼自己

    2022-5-30 成长学习课堂【领导力是修炼自己】 《道德经》第十七章写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

  • 功成事遂

    道德经·第十七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

  • 信则有

    《道德经》第十七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 2018.12.9晨间日记

    起床:6:00 就寝:2:30 心情:一般 午休:无 昨日感悟: 《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ym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