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中养成了一个习惯,一坐下,手总会不由自主地会去摸书。所以家里到处可见书的身影,书桌、餐桌、沙发、床头、卫生间,总之,只要家里常站的地方几乎都被书自然而然地占据着,就连车上,左边的座椅上从来不缺书籍,不是现代诗就是古诗词。感觉,如果哪天,手头没有书相伴,就像没了魂一样,总感觉缺点什么似的。
不知不觉中,书已伴随自己几十年,是自己最贴心的朋友、家人、知心爱人一般。平时买日常用品,会考虑一下到底需不需要,价格几何,能省就省,可是看到喜欢的书,总是情难抑,手痒、心痒总想能亲自拿在手里,心才稳妥。有时在网上看到一本喜欢的书,特别是老版的绝版书,隔着屏幕感觉到它的纸墨书香在阵阵飘来。做梦都惦念着它的好。一旦拿到手,总是急不可耐地翻开就读。看看作者、排版、插图、第几次印刷、出版社、书拔、目录等等,先捡几篇重点篇章读读过过书瘾,仔细品味一下书的韵味,再按章节、目录逐一细读有时看到不同版本的书籍总想看看,这个版本的同原来有何不同。光红楼梦就买了好几个版本的。特别是听了蒋勋语音版的《细说红楼》之后,最后总算在图书馆借到了纸质书籍,于是好好地品味一番。余秋雨的系列书籍,在图书馆就反反复复地借了好几次。实在是很想拥有圈套书籍,后来一次机会,总是在网上买了一套简易版的。

杨绛先生曾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那么读书也是这样用一本书去关联另一本书,用一个知识点去带动另一个知识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