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对地球以外生命的好奇和探索,一直没有停止。
在古代中国,对地外生物的探索和访仙有一些区别。在古人眼中,神仙和外星生命并不是一回事,神仙上天入地,长生不死,不借助工具,其地位远高于人类;而外星生命,只不过寿命比人类长,也有国度,也得借助工具,而且他们只不过在科技上高于地球人类,但等级是并列的,他们在地球人面前炫科技,但并不决定人类的命运。
翻开一些古代的神怪小说,其实有一些就是科幻小说,里面充分显示了当时人们对于地球外生命的幻想,乃至于向往。
火星人降临东吴
吳以草創之國,信不堅固,邊屯守將,皆質其妻子,名曰:「保質童子。」少年以類相與娛遊者,日有十數。孫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異兒,長四尺餘,年可六七歲,衣青衣,忽來從群兒戲。諸兒莫之識也,皆問曰:「爾誰家小兒,今日忽來?」答曰:「見爾群戲樂,故來耳!」詳而視之,眼有光芒,爚爚外射。諸兒畏之重問其故。兒乃答曰:「爾恐我乎?我非人也,乃熒惑星也,將有以告爾。三公歸於司馬。」諸兒大驚,或走告大人,大人馳往觀之。兒曰:「舍爾去乎!」聳身而躍,即以化矣。仰而視之,若曳一疋練以登天。大人來者,猶及見焉。飄飄漸高,有頃而沒。時吳政峻急,莫敢宣也。後四年而蜀亡,六年而魏廢,二十一年而吳平:是歸於司馬也。
《搜神记》第八卷记载,孙休永安三年二月(公元260年),东吴怕前方将士军心不稳,投敌而去,于是将他们的家属扣押在一起。有一天,一群被扣押的儿童聚在一起玩耍,忽然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身长四尺多,穿着蓝色衣服。
这位身材特意的小朋友“眼有光芒,爚爚外射”,眼睛里有光芒,往外照射,也许外星人照明装置就装在眼睛里。
大伙儿问他:你是哪儿来的?这位外星小孩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非人也,乃荧惑星也”,按照当时的理解就是:我不是人类,我是火星。按照现在的理解就是:我不是地球人,我来自火星。
所谓荧惑,是古人的说法,就是指现在的火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人们都迷信火星是战争的象征。火星男孩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什么消息呢?果然,是预言战争的。
他说:以后天下归于司马家。对于这个预言,可以一笑置之,因为《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出生在三国统一之后的283年,小说里这么说也就是事后诸葛亮的做法。
不过有趣的是,这位火星朋友是怎么离开地球的,且看他:“耸身而跃,即以化矣。仰而视之,若曳一疋练以登天。大人来者,犹及见焉。飘飘渐高,有顷而没”,先是跳上去,然后大家仰头看,发现他是拽着一条绳子升向空中,渐渐地越来越高,一会儿就不见了。是不是有一艘飞船在空中等着他,放下一条绳子,先将他吊上了飞船,然后飞走?看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这种科幻写作手法,让一千多年以后的人们看起来,一点不觉得违和。
这部小说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火星人的装备描写和离开地球的方式,这可能说明了古人在幻想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已经放弃了神仙满天飞来飞去的幻想,而是认为必须借助一些宇航飞行工具,可见我们古代的科幻作家还是很有专业精神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