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题立意
追随高考作文的脚步,中考作文也随即发生转变。作文题目更多关注: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今年的作文是依据材料作文,注重考查孩子们的思考和感悟能力。引导孩子们对人,对事,对社会,对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孩子们既可以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谈理解,也可以在和亲人朋友的相处中谈感悟,又可以把目光投向社会,关注社会百态,体验精神成长。
只要学生们叙真事,传真情,说真话,悟真理,传递正能量,就能写出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材料一的核心在于"反复练习",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材料二的核心是把学习,复习作为一件快乐的事儿。
试题选材既和语文课本密切相关,又结合了日常生活,是考生熟悉的范围。乍一看到这个作文题目,考生可能会慌张。其实,写好这篇考场作文并不难。
首先,考场上拿到作文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对题目进行深度的解析。选定材料中的一个角度,切忌不要复述材料。针对这次的作文题目,我们可以切入的角度有:反复练习,如何熟练掌握某种技能,把学习作为快乐的事,学习后及时复习,体会收获知识的快乐……
其次,考生大可不必紧张,选取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把相关主题的内容组成考场作文即可。
最后,考生要从材料中,激发出自己的情感体验,从领悟作品表层含义到深入其中,从中获得有益的感悟和理解。务必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相信平时多感悟生活,多抓住平凡生活中的亮点,随手记录自己的认识感悟,日常作文多锤炼打磨,每位考生都能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

下面是佳奕同学的原文巜序》改编的巜习》,天衣合缝,毫无违和感。
习 (北京十一学校 李佳奕)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反复练习的表面是枯燥,内质是获得,是领悟,是快乐。
冬天,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万籁俱寂,原本绚丽的世界的颜色变得单调起来。懒散的太阳挂在天上,强迫着自己发出一点光。我在第一束光照在大地上之前已经出发参加滑雪集训了。
下雪了,第一天训练开始了。
这次的目标是练习更快,转角更大的刻滑。在上一个雪季学会了刻滑的我自信满满,认为不过是一个更快的普通的滑行而已。老师刚讲解完要点,就带着我们向山下滑去。在队伍中的我对于老师的讲解丝毫没听,跟着大队伍向下,一味地追求速度,甚至有一段时间忘记了我们在练习刻滑。我看见了其他在雪场练习的雪者刻滑的样子,像风一样飘过,似舞者一样优雅。我刻意的去学习他们的样子,想越过教练繁琐的练习程序,直接从初学者蜕变成资深人士。起初我还可以勉强跌跌撞撞地跟上大家的进度,但随着雪道的难度升级,我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教练催促着走。我把心一横,用极不标准的姿势滑行,扭曲着上半身,刻意地将膝关节压低,只为了赶上同学们的速度,但这样的后果,就是一次次痛入骨髓地摔倒。看着其他人顺利地从山顶飘到山脚下,泪水止不住地在我眼里打转。
教练看到我如此狼狈的样子,告诉我:“不按照程序步骤练习是不行的,急于求成只能事倍功半。还没学会走就想会跑怎么行呢,得一步步地按顺序来啊。”我看着老师亲切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悔没有听老师的讲解没有按照顺序去练习。在上山的缆车上,我总结了之前失败的教训,决定严格按照老师的指导来练习。但标准的练习过程也是有失败的。我的雪服里进了雪,护脸也湿透了,有的地方还结了冰。我一度想要放弃遵从这严苛的标准,想要蒙混过关,鱼目混珠。我浑身上下都摔了一遍,甚至弯腰打开固定器摘下雪板都不想去做。我挣扎着用两条固定在雪板上的腿,想要登上上山的缆车。但还没有坐上车,我就已经失去了平衡,摔倒在地上。我的眼泪瞬间就迸发出来,疼的两腿微微发抖,同学们纷纷投来同情的眼光,但在我眼里,这些同情都想一把把尖刀向我刺来。我在同伴的搀扶下坐上了缆车,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事情。我突然意识到了摘下雪板是登缆车这一序中的必不可少的一步,而滑雪的练习又何尝不是呢?
我咬紧牙关,刻苦练习,一步一步地学习,终于突破了自己速度的极限。我激动的与同伴拥抱在一起。晚上休息时,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一步步练起,踏踏实实打好基础,才能有所成。”并抄写在扉页上,以无时无刻提醒自己,习,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