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

作者: 纤手掩香魂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15:46 被阅读0次

如果学是种子,那习就是它开后的样子,那么它的本源来自那里呢?同样有一个词给了我们答案——学问。

学是离不开问的,没有问也就不会有学的存在。对未知的存在产生好奇与兴趣便是疑问与思考,学起源于问,因问而去求索,从而达到学的目的。宋濂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便是因问而求学,终有所成。宋濂苦学便是问而后学的过程。

所谓学问,便是又学又问,而学又促进问的存在。问与人的思维密不可分,学则让人的头脑更灵活,夫子早有言之“学则不固”。但又有那些“书呆子”“学迂了”的存在,则是因为学而不思,把得来的知识当做了信条,而不思考其背后的意义。所谓男女授受不亲,究竟是封建的礼条,还是对女生的保护?只能看自己的理解了……

最后拿刘向的一句话总结吧,“君子不羞学,不羞问。问讯者,知之本;念虑者,知之道也。”

附(百度百科)

淳于髡(音:kūn)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这段对话译成白话是这样的:

淳于髡问:“男人和女人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的规定吗?”孟子回答说:“是礼制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掉到水里了,能用手去拉她吗?”孟子说:“嫂子掉到水里而不伸手拉她,简直就是豺狼了!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正常的礼制规定;嫂子掉到水里,伸手去拉她,这是变通的办法。”淳于髡又问:“现在天下人就像淹没在水深火热之中,先生却不去救援,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天下人淹没在水深火热之中,得用‘道’去救援;而嫂子淹入水中,要用手去拉她。你难道想用手去援救全天下的人吗?”客观地说,这段对话的提问,极具挑战性。显然,淳于髡是有备而来。淳于髡与孟子同时代,是战国时期齐国人。他先后在齐威王、齐宣王的朝中做过官,是齐国著名的辩士,思维敏捷,口才过人。《史记·滑稽列传》中对他的事迹有所记载。

他对孟子一连串的发问,充分表现出这位著名辩士的挑战性。他先问孟子:“男女授受不亲”是不是礼制的规定?因为他知道孟子作为儒家的继承者是很讲礼制的,答案不言而喻;接着,他就出人意外地提出了一个讲礼制的人很难回答的问题:嫂子淹到水里,要不要伸手去拉?这是一个两难的提问:嫂子快淹死了,你不伸手去救,就是见死不救,就是不仁;而你伸手去救,男女之手就会拉在一起,就违反了礼制的规定。不救则不仁,援救则悖礼。淳于髡对提问的设计是高难度的。最后,他又推而广之,把问题扯到全天下来质问孟子:现在天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为什么不去救呢?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提得很有水平很有想象力。

反观这段对话的回答,孟子从容有度,既不失原则,又极其机智。孟子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十分坚定:“男女授受不亲就是礼制的规定。”而对第二个问题,孟子几乎是愤怒地回答:“嫂子淹在水里不伸手拉她,就是豺狼的行为!”这很像今天骂不人道的人是“畜牲”。但孟子愤怒中不失机智,把这种紧急情况下的救援称为“变通的办法”。当然,这也是儒家以人为本的善良所至。

对第三个问题,孟子是带着讥讽的口吻回答的:“援救天下人要用道。”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要用正确的理论和教育。这与援救掉到水里的嫂子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问题,不同的问题就要用不同的办法解决,“难道你淳于髡想用手去援救全天下的人吗?”潜台词是:用你的两只手能办得到吗?孟子的回答近乎挖苦,但又不失周到严谨

相关文章

  • 使用

    人世间最高的学问 不是学问的本书 而是使用学问的学问

  • 学者

    生活是门大学问!和家人相处是学问,和朋友相处是学问,和同事相处是学问,和伴侣相处是学问,和孩子相处更是学问。在这么...

  • 求学问,需学问。

    焦点幸福教师 坚持分享第1348天2020.11.16周一 昨天在周口观摩顾只能老师的《生问课堂,魅力数学》课之后...

  • 学问

    师古师法师自然, 多看多听亦多悟; 纸上谈兵无意义, 勤学苦练是关键。

  • 学问

    著名书法家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们兄妹仨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 学问

    “勿为研究而研究,勿为整理而整理。” 这是今日在阅读张舜徽先生《中国文献学》一书绪论结尾里的一言。当时反复盯着...

  • 学问

    文学以情动人,哲学以理服人,艺术以美诱人。

  • 学问?

    在腐败面前,给你权政,你会如何组织一场成功的革命 ? 眼前的一切是真实存在吗?假如我是一颗小草你会对我怎么样 ?...

  • 学问

    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建议 是一门学问。 唉又丢。天天喊累的我 安咯

  • 学问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活到老学到老 ”。学问边生活,边学习,边请教。学问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也包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in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