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长安街的一名孤儿,自小被身为宰相的爹爹领回家中,教他武功,教他骑马射箭以及京城中公子才能有机会学到的宫中礼数。
那日,爹爹将我带到前厅,我看着那个眼里充满不安的小男孩,他抿着唇,皱着眉,局促地站在那里,但眼里的坚毅却是丝毫没有隐藏。那一刻,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以后要保护这个小男孩,不再让他受到伤害。殊不知,其实一切都早已注定。
那一年我7岁,他5岁。
那是我与他的初识。
那年,长安落雪,边塞受侵,圣上一道圣旨将丞相义子派往边疆。丞相府外,有人有雪有别离。
“等我,等我回来,一定要等我,长安再次落雪之时,我便回来护你。”他望着丞相府,充满希翼望着我。
“好。”我看到他眼底的不舍与不安,坚定地说,我试着抚平他紧锁的双眉,伸出双手紧紧拥抱着他,希望这样可以减轻他的不安。却也仍然无法减少这份不安,好像这次的离别即是永恒。
那一刻,我们互相约定,心系彼此。
那一年,他14岁,我16岁。
大战初捷,一道“赏宰相辅君有功,召其女不日入宫”的圣旨,将我封为妃。我哭过闹过 ,但是爹爹的一句话便斩断了我所有希望。“你若想他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好好进宫当你的皇妃。”原来,他是流落在外的皇子,皇帝知晓这个弟弟,却也惧怕他的兵权,只能将我和相府牢牢控制在手中。
原来我最终还是失了对他的承诺,我没有等他回来。
那一年,我18岁,他16岁。
在嫁衣披身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他从远方走来,微风吹起,他的衣摆轻摇,双眸温柔地注视着我,宽厚的手掌向我伸来,就像那年冬日一般,轻轻偎着我。
后来,听说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年轻将军因为属下的一句话分了神,丢了戟,丧了命。
还有人说,将军打了胜仗,却在班师回朝的途中遭到小人暗算,魂终未归故里。
将士们都很感怀这位年轻的将军,都说他在军营中,经常一个人失神,想迫不及待打完胜仗回到京城。而每每将士们调侃他的时候,他才会露出本该少年应有的腼腆,眼睛望着长安方向,不语。
又是一个长安雪落时,原来又是一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