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粉丝与粉条

作者: 风言无语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16:21 被阅读211次

网载,变异龙虾在欧洲蔓延,一路攻城略地,现在已经成为危机。

前几天年会,有一道菜是龙虾粉丝。龙虾不是变异的,是澳洲龙虾,外壳色泽红润,肉质结实雪白,再配上雪白的粉丝,撒些许翠绿的葱花,味道鲜美。而味道最鲜美的不是龙虾肉,却是粉丝。

粉丝似乎是龙口的最有名,据说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从有粉丝到现在,以粉丝为原料或辅料的菜肴已经有数十道,煎炒烹炸做汤均覆盖。粉丝的追随者也很多。还有和粉丝类似的米粉,在安徽料理中十分有名。譬如工作以后,加班至深夜,街头或有炒米粉的摊位,焦香总会打动味蕾。粉条盛行于北方,论到最有名的,非东北菜代表“猪肉炖粉条”莫属。其实粉条多是作为配料,现在也发达了,无论是主菜还是辅料,也涵盖到了煎炒烹炸和熬汤。先前肉稀罕,特别是冬天的北方蔬菜更罕见,几乎所有的荤菜都要加粉条才有足够一家人吃的分量。而今,粉条的魅力犹存,偶尔想吃,就以些许肉末做配料,炒它一大盘。

其实呢,粉丝和粉条的加工原料都是粗粮,产生于食不饱腹的年代。主粮不够杂粮凑,但杂粮的口感却与主粮相去甚远,于是想方设法的翻新花样,——就和许多地方著名小吃的来源是一样的。据说朱元璋起于荒野,少时家贫,做乞丐时讨到过一碗剩汤剩饭做的杂和菜,后来当了皇帝,剩汤饭杂和菜就成了著名的“珍珠翡翠白玉汤”。这个珍珠翡翠白玉汤里应该没有粉丝和粉条,但以前曾经吃过面鱼儿,北方叫疙瘩汤,就搭配着不少碎粉丝或碎粉条,味道也是一级的棒。所以,现在流传于坊间的拥有大批簇拥着的传统美食,往往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被人琢磨出来的。

再说龙虾群体中的小龙虾,因为大都生活在复杂的环境里,食物也复杂,所以以前鲜有人问津。后来做法不断翻新,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美食。国人也因此爱上了小龙虾,甚至它的身价也连续多年翻着筋斗往上涨。虽然身价不菲,但依旧不乏忠实粉丝。网上这个变种龙虾的消息一出,立马有大批龙虾粉丝呼应要踏遍欧洲去把它们消灭掉,就和前一段时间欧洲海滩遍布生蚝的消息出来是一样。国人对吃食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实有些可怕。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把仰慕、簇拥和追随某个人物的人成为粉丝,是英语原词的音译。因为形象,所以粉丝这个词很快流传开来,甚至出现了“铁粉”、“钢粉”、“磁粉”等拓展性专有名词。私下里想,如果用“粉条”取代“粉丝”也未尝不可,因为粉条更宽厚、更实诚……

相关文章

  • 闲话·粉丝与粉条

    网载,变异龙虾在欧洲蔓延,一路攻城略地,现在已经成为危机。 前几天年会,有一道菜是龙虾粉丝。龙虾不是变异的,是澳洲...

  • 蚂蚁上树

    蚂蚁上树是中国传统名菜,主料为粉条(粉丝)和猪肉末。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泽红亮,肉末贴在粉条上(形似蚂蚁爬在树枝...

  • 悠悠慢时光

    补完午觉后,我起来又吃了一碗牛肉粉丝汤算是午饭了(似乎应该叫牛肉粉条汤更确切些,因为粉条的确有点粗)。 ...

  • 若你不是粉条,我不是粉丝

    持续了几天的阴霾天气终于褪下了它那厚重的深灰色外衣,天空又重新获得生机般,展露出刺眼的湛蓝色。 这天清晨,百灵鸟愉...

  • 那天我说我粉丝儿太少了

    那天我说我粉丝儿太少了, 老妈给我买了一大捆粉丝儿,泡吧! 那天我说我粉丝儿太少了, 老爸给我做了猪肉炖粉条儿,吃...

  • 粉丝馅儿饺子

    我们老家,把粉丝叫作粉条,也就是署粉做的丝状物。每年秋冬之际,村里那几家制粉条的便将红薯洗净粉碎,将淀粉分离出来,...

  • 什么时候蚂蚁上树可以上的餐桌?希望你不会有密集恐惧症

    蚂蚁上树是中国传统名菜,主料为粉条(粉丝)和猪肉末;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泽红亮,肉末贴在粉丝上(形似蚂蚁爬在树枝...

  • 粉丝

    粉丝是最常见的副食品,在我们家乡叫细粉或粉条。在日本,粉丝有个极富诗意的名称,叫春雨。 我喜欢粉丝倒不是因为它有那...

  • 今天上街买点排骨 排骨一定要新鲜 肉多骨头少 再买点粉丝 粉丝不要细的 最好是红薯粉丝 冬天要贴秋膘 一定得吃排骨炖粉条

  • 炒粉条总爱粘锅,教你一招,炒出来的粉条入味劲道,还不粘锅

    炒粉条的时候,总会出现粘锅和炒碎的情况,非常糟糕。那怎样才能炒出爽利不粘锅的粉条呢?一起来看看吧。 把粉丝放入热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话·粉丝与粉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lf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