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跟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我们叫蒙蒙躲。门背,床底,衣柜,米缸……都成了我们的躲藏之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躲不了的地方。
很多小伙伴的家都会有后门,一些调皮的小伙伴就会趁找的人的过程中从后门跑出去,又躲到找过的地方。让找的小朋友找到怀疑人生。
说到后门,小伙伴们常可以超近道,很多时候更可以有效逃避大人的责骂和鞭打。
那时候,特别羡慕小伙伴家有后门。有好几次,我问爸爸我们家为什么什没有后门,嚷着让爸爸做个后门。而爸爸只是摸摸我的头笑了笑,没说什么。
一天放学回家,爸爸已经干活回来正坐着看电视。我又拉着爸爸,“爸爸,我们家为什么没有后门,别人家都有?你也开个后门吧!”
“为什么要开后门?”爸爸问道,让我坐在他旁边的椅子上。
“好玩呀!而且有了后门,我们去菜园去挑水都近了好多。”
“哦,好像也是哦。”爸爸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他拍拍我的肩膀说“叶子呀,并不是每家都有条件开后门的,需要资本的,比如钱,材料,人工等等,另外方便我们自己的同时还得考虑会不会给别人带着不便。”“还有啊,少走了那段路,你就不能每天逗张婶家的小狗,吃不到黄奶奶的杨挑了。”
“哦!”我似懂非懂地看着爸爸,他低下头在想着什么。
从哪以后,我再也没跟爸爸跟过做后门的事。
那年师范毕业前,回到家乡学校实习,知道平时玩得好的小媛的爸爸竟然是是县里教育局的二把手。姑姑在外面工作,懂些人情世故,她跟我说:“你最近跑小媛家勤快点,去的时候带点家里的土货,争取分到好的学校……”
我望着姑姑,没说话。但从那以后,我慢慢地疏远了小媛,没有再去过她家。现在想想有点遗憾,只因为姑姑的这句话,我就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前些年考驾照,临考科目二前,同学们都会为考官准备两包上好的烟,我自然也跟风买了两包百来块的好烟,揣衣兜里上了考场,最后考过了,烟却一直乖乖地呆在兜里。
这些年搬了几次家,衣柜抽屉里总躺着两条中华。
要说这两条烟,还得说起那年,因为孩子,决定离开家乡调到B市,结束两地的生活。接收方的手续全办齐了,本以为一切将水到渠成。
可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还有调出地方不批这回事。因为当年县里一高中有十几位老师申请调往L市,县里弄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卡住,一律不让调出,这可如何是好。
三姨最心疼我了,从她家店里包了两条中华塞给我,让我去找大姨家的表哥。可大姨跟妈妈同父异母,平时较少来往……我思来想去,找不到个像样的理由去打扰表哥,倒是两次冲到县委办公室找了那位管教育的副县长哭诉。最后,调动没得批,两条中华自然乖乖地躺在抽屉里了。
记得考来L市,我曾被竞争对手怀疑走了后门,当然,想着为自己量身订做的岗位被我抢了,她的心情我自然能理解。可我想说,开个后门是要资本的,我真还没有那资本。况且我时刻记得爸爸说的“在方便你自己的同时,还要考虑会不会给人带来不便”。
我家没有后门,这时刻提醒了我要更早出门,同时,多走的那段路,也让我欣赏到了更多别样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