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14章,第一章简要叙述了关于秘密的问题,介绍了关于秘密的故事,如躲躲猫和捉迷藏,并解析了“你能保密吗”这一常见的问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秘密的模式,作者根据秘密的不同情感和意义把秘密分为了生存秘密、交际秘密、个人秘密三种类型。第三章以不同人讲述的秘密为例分析了儿童是如何体验秘密的。秘密不仅指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以通过周围的一些事情体验秘密,如秘密的藏身处和过道、房间、抽屉和箱子以及秘密的宣言和想象等。
第四章 通过搜寻小说中描写的秘密说明了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受到了多种秘密的影响, 甚至一些与人们得失攸关的秘密可以定义人们的自我认同。第五章先是介绍了哲学家康德眼中的坦率诚实及保持缄默的意义,然后探讨了隐私和秘密的缘起。第六章作者着重讨论了隐私和秘密的不同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珍视秘密和隐私,即如果我们不珍视儿童的秘密和隐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和损害儿童的自我认同。
保护隐私是由我们拒绝与他人的关系、不许别人了解自己的一些私密信息等原因引起,保护自己的隐私就意味着我们拒绝与他人的关系,过分保护自己隐私的人就没有可能和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甚至不会和他人有任何联系。
秘密则是源于要将某个事情隐瞒起来不让别人知道的有意识行为以及对一件事情给予了不同解释的行为。在孩子们不愿将某些感觉告诉其他人时,他们会第一次体会到秘密神奇的分隔力;当他们觉得自己与别人不同时,他们就有可能获得一种自我认知。
第七章探讨了秘密的相面术。相面术是一种不使用文字的语言,它通过身体语言来了解人们的内心。从秘密的相面术可以看出秘密的非语言交流是多种多样的。成人很多的时候就是通过相面术来探寻和体验儿童的秘密。第八章主要论述了秘密和自我认同的源起,阐述了秘密和隐私是在人们成长和获得自我认同感的过程中出现的,他们对于人们的成长和自我认同的意义和结构有着独特的作用。第九章重点讨论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孩提时代的秘密体验紧密联系起来的,而教育者们要给儿童的内心世界留出足够的空间,若刨根问底地了解儿童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儿童的个性可能就会很难真正发展。
第十章对后现代的自我认同进行了解析,发现秘密在后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存在的空间。作者则呼吁人们虽处于后现代,但要保留现代意识,要了解自我,探索秘密在自我认同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十一章分析了谎言和秘密的联系与区别,告知人们要正确地对待儿童的“谎言”。第十二章简要介绍秘密是儿童时代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虽然成人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很大,但成人理解儿童的秘密仍然是一大挑战。第十三章描述了个人秘密在被人发现或暴露之后会使人产生愧疚、羞耻和尴尬的感觉。第十四章在论述过分监督对儿童产生的危害后探讨了成人应该处理好监督与儿童的秘密和隐私之间的关系,比如成人不应该对儿童进行完全的监督和控制,应该给儿童的秘密经历创造空间,能够知道如何给儿童提供机会去分享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