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读书小组在年初确定的5月共读书目。
看了封面就想着一定要读,因为未来或许我们每个家庭都会与癌症共舞,直觉中,这是一本治疗手册。果然,今天才是五月的第四天,我便读完了一半。
书中夹了一份作者写给癌症病人和家属的一封信,回答了一个问题——一旦罹患癌症,怎么办?如何办?
1.寻找“第二意见”
2.如何选对医院,找对医生?
3.做手术选名气大的,还是选口碑好但却没什么名气的大夫?
4.生命用钱可以买来吗?是的。
5.永远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与备选方案。
6.要相信临床试验,这可能是最后救命的机会。
7.善待陪您看病的家人,病人家属要学会自救
8.不要问医生:我可以过多久?
9.中医可以治疗癌症吗?
10.做一个学习型的病人。
这封信源于作者3000天的治疗,书籍本身的含金量比这封信高出更多。
尽管才看了一半,心生无数共鸣,虽然没有陪诊过癌症患者,但当年的年龄,当年的陪诊境遇让我对作者和家属感同身受,这一切都曾源于自己的无知和胆怯。
这本书,让我对医者,对生命有更多敬畏和向往,同时也不再如当年那样,害怕……直到如今,我总会对家人的各种疾病,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释怀和可能,这可能就是信息差带来的价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