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更文800字点赞
君臣尽礼在理解上的困难——读《论语》37

君臣尽礼在理解上的困难——读《论语》37

作者: 刘俊和和 | 来源:发表于2023-12-05 16:13 被阅读0次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孔子说:“服事君主,完全尽到做臣子的礼节,别人却以为是在谄媚哩!”

为什么呢,当时鲁国权臣当道,公室衰微,大家都不太讲规矩了,朝堂上,平日里,都很随便。孔子呢,自己还守着老礼儿。国君一召唤,第一时间马上就赶去,也不说车还没备好等等。国君面前,总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国君问话,给出肃立恭敬的回答。国君交待事情,立刻去办,办完马上回来复命汇报。

大家都松松垮垮的,他搞得很紧张,别人就不舒服了,说他谄媚。孔子说,我只是按规矩尽到臣子对国君该做的,没有多做一分,大家自己做不到,反而说我谄媚。

虽然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不被人理解毕竟不是一件 值得高兴的事,所以就连圣人也不由得发生了感慨,尤其是,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大家都不按礼节办事了,而你却口口声声吁礼节,时时处处尽到礼数,不被别人以为是谄媚讨好才怪。

如果每天见到你的老板,你连个招呼都不打,甚至还时不时无礼顶撞老板,或者说老板坏话。你站在老板提供的平台上,享受着老板提供的便利,还拿着人家的工资,却丝毫没有尊重老板的行为。相反,你还要去嘲笑那些尊敬老板,礼貌周到,时刻注意维护公司形象和老板声誉的人只是在拍马屁。

当然一家公司里,如果你处处对领导人尽礼,时时按领导人的意图办事,是难免会被旁边的人认为是拍马屁。而在你看来,这本来是作为下级对上级所应该作到的呀!这就是理解的困难。

君臣之间的交换就是要符合尽礼这样的条件,君主借助臣子的智慧,大治天下,而臣子借助君主给的平台,名垂青史,绝对是完美的双赢局面。

要有这种绝对信任,绝对忠诚的典范,给到我们后世美好的感受,多少居上位者都渴望自己的下属能够百分百的忠诚,而多少为人臣下者也都希望自己的主人能够对自己用人不疑。而事实上,典范之所以称之为典范,就在于这样的状态确实是非常难达成的。

一个人要百分百的相信另一个人,需要建立在很多很多的因素上的,也需要经过时间和经历的检验。一个人能够矢志不渝的忠诚于另一个人,也需要经历无数关于人性,关于利益的诱惑考验。

如果这样的人不被信任,什么样的人值得信任呢?话说回来,既然圣人都有不被人理解的苦衷,你我凡夫俗子又有什么想不通的呢?总之是立身处世的艰难罢了。古往今来都是同样的道理。

今天学习了君臣尽礼在理解上的困难。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相关文章

  • 百日成长学习(31)

    今日成长分享:今天老师分享的是《论语》的3.19,4.11,4.12,4.16,主要阐述的是君臣关系:君尽礼,臣尽...

  • 慈2023-02-17

    在《论语》里,孔子讲君臣关系时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君对臣要尊重,要礼数周到;臣对君呢,要忠诚。这君臣...

  •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18〉

    读《论语》第三章:八佾篇〈3.18〉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傅佩荣读论语《人能弘道》...

  • 《论语•八佾》君臣之礼

    子曰:“事群尽礼,人以为谄也。”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君...

  • 事君尽礼是谄媚?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谄,用卑贱的态度奉承、讨好别人。夫子说:“对国君行君臣之礼,人们却以为在献谄媚。”...

  • 读论语小感

    读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时,是我第一次完整的读论语。如果不是借助李先生的译解,很多内容的基本理解对我来说是很困难的,...

  • 读《礼记•射义》有感

    读《礼记•射义》有感 射礼分为四大类:君臣为大射,友朋为宾射,乡里为乡射,闲时为燕射。乡射礼和大射礼在今天的《仪礼...

  • 每天读论语-58

    读论语-58 原文(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事奉君主要尽到礼仪,别人以为是谄媚。 ...

  • 礼,你真的理解吗

    这几天阅读《论语》,读到关于“礼”的这一部分,让我对“礼”有了重新的理解。 以前我是这样理解这个“礼”,就是有礼貌...

  • 《论语·八侑篇》之君臣之礼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定公问孔子:“君主应怎样使唤臣下,臣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臣尽礼在理解上的困难——读《论语》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tl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