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老同学聊天,回忆起学生时代的一些趣事,我嘎嘎笑,但奇怪的是,我记得的好多事,他说他都没有印象,甚至连我提到的一些同学的名字他都想不起来。
我非常惊讶,因为我自己是一个特别敏感细腻的人,对于各类细节的记忆向来都很擅长,我甚至能说出某个午后空气的味道、风的感觉、我当时的心情以及周围人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我们说了什么话。
我一直以为每个人都是这样。
但当他说他都不记得的时候,我表示无法理解。我觉得这种人他要不是冷酷无情,那就是成心不想记起来,故意选择忘掉的。之前不知在哪听过这么个知识点,有时候人是会忘掉自己不想记住的东西的。
面对我的质疑,他却说:“人的心是有容量限制的,总是记着这些细小繁琐的事情,那些新的人和好的记忆怎么进来呢?进来往哪装呢?”有那么一秒钟,我觉得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
但是我怎么能忘掉那些记忆呢?童年时的快乐,少女时的莽撞迷糊,情窦初开的心动,好友的陪伴,那些欢声笑语,豪言壮志,哪怕就是一棵树、一间房、一件衣服、一只小狗、一张照片,都是那么珍贵的记忆,怎么舍得抹去?等老了我们不是都要靠这些去纪念自己的一生吗?
他却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往事只能追忆,如果能忘掉那些过去,好好活在当下,真切去感受现在的人和事,不是更重要吗?”我没再说话。
如果是平时,我早就急着开始跟他争辩了,况且这是一个很好的辩题,而我,是一个很优秀的辩手。那么,过去的既然已经过去了,我们还需要在心里给它们留着一席之地吗?
放不下的困扰,都源自每一个未曾好好告别的当时。
也许,放不下是因为,在那个毕业季,还未能与喜欢的同学、老师、校园以及自己未来得及放肆的青春好好告别,毕业过后便是各自奔向远方,放不下那些没有来得及交出去的信,没来得及一起唱首歌,没来得及一起拍的照,还有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再见时早已物是人非,想说的话再也说不出口。
也许,放不下是因为,在踏上火车离开家的那一刻,没有来得及跟父母说声:“谢谢你们,我爱你们”,没来得及亲手把礼物交给妹妹,还有无法带走的那一堆日记本和十几年来堆积的小秘密。
答应要一起拍张合影,但是等再回来时,少了一个人,等下次回来时,又少了一个人,终于再也凑不齐的那张合影。
也许,放不下是因为,在我获得荣誉证书的时候,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当我实现了梦想的时候,当我是最好的我的时候,我想告诉的那个人,已经听不到了。
所以我总是希望每个即将离去的人能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哪怕那并非我所期待的结果,哪怕那句话并非我想听到的,但那份执着寻求答案的心却不曾改变。
我总是这么希望,若再有下次,离开的时候能不能好好与我道别。是的,正是这些未了的陈年旧事填满了我的心灵,我深知这一切。
刘同在《等一切风平浪静》中写道:“我们的伤口总会找到新的创可贴。”人生需要向前看,生命的意义在于前行,有能力向前看,就应不断迈进,因为前方定会有新的治愈之源等待着我们。
但新的创可贴,贴住的也仍然是旧日的伤口,并不因为换了创可贴,那伤和遗憾就不存在了。
是什么人才真的能舍掉这些放不下、断不掉的旧人旧事呢?至少我是做不到的,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