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作业拖的太久了,江南老师第一次上课就布置了,让我们在闲暇时间来观察一只猫,并把相关具象的认知直接记录下来。这可让我犯难了,现在黑龙江这天气,冰天雪地的,也找不着流浪猫,咋办。
有时候自己就是一根筋,脑子咋就不灵光,理解狭隘了。老师的目的是让我们学会静心观察,感悟生活中细微的事物,慢下来。猫只是恰巧选的观察对象,不是非它不可,生活中触手可得的事物都行,一棵树,一盆花…
我今天要写的是一只狗,一只被称为小毛子的狗,一只被家里所有人都接纳的并称之为小毛子的狗。
为什么选择观察狗呢?个人还是非常喜欢狗的,从小如是,喜欢它们的忠诚,始终如一。
虽然它远在湖北的家里,相隔南北,可每年寒暑假长时间的相处,再熟悉不过了。手机上留存的照片和视频也不少,多愁几眼,差不离了。
首先来说说它的这个名字吧,为什么被称为小毛子呢?听到这个名,可能会让人觉得不知所云,小毛子是一条狗,这条狗叫小毛子,千真万确。
至于这个名字,也没什么特殊的含义,小时候的它,肉乎乎,毛茸茸,活脱脱的一毛绒玩具,小小的一团,这也就是“毛”字的来源
咋一听,可能不知所云,也不如什么托尼、菲比、杰克…那般洋气。在这方粗粝的土地里,自是娇惯不得,这个名字也就更接地气,好生养,正是我对它最好的期许。
小毛子,它是一只西藏梗与中华田园犬的串儿,可能不太准,我猜的哈,不过也是有根据的。它的个子不大,小巧而又精致,身上披着厚厚的一层柔顺而修长的毛发,摸在手上没有异物感,超贴合。
金毛也是一袭长毛披身,要说小毛子的毛发摸起来有如婴儿的面庞一般顺滑,那金毛则摸起来有一股经岁月洗礼后粗糙的质感,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了般。
除了那身细腻而又丝滑的毛皮大衣,更吸引人的是那一双滴溜圆的杏仁眼,空灵而又深邃,明亮而又澄澈,仿佛装着整个世界,如处子的肌肤,容得下世间的一切赞美。
上眼皮的那一撮顺着眼眶平滑到眼角处呈月牙式修长而又魅惑的睫毛,更是为这一双杏仁眼平添了几分韵味。
初见时,可能被它那一身修长的毛发欺骗了去,蓬蓬松松的,如发过的面团一般,大了好几倍。平时没事儿也爱抖擞两下,借此虚晃声势。待一盆水下去,立马现出原形,瘦瘦溜溜的,脑袋更加凸显了,如一只落魄的雄狮。
那为什么要特地强调一下它是一只被家里人接纳并称之为小毛子的狗呢?这么说吧,奶奶是不太接受小狗的。每次也是我非得养,可后来上学去了,依旧是奶奶照料它的日常。
奶奶其实是喜欢狗狗的,至于不接受,最大的阻碍就是怕它伤了人,咬了小鸡崽儿。狗子一般还是非常乖的,也不会平白无故的伤人,无非是有些小皮孩的挑逗。
还有就是接受不了一些无端的闲话,有人天生怕狗,这是无可非议的,可无中生有就不对了。有时候从家门口经过时,小狗只是处于对陌生人正常的警觉,吠了几句。这时,我们往往会出来,呵斥狗狗几句,都是熟人,没见过啊,别喊了。
他们倒好,起范了,你们可得系好勒,这看这恨不得冲上来咬我两口…还能咋样,只能陪个笑脸。
家里养过的狗确实不少,以前都不系绳索的,遇到些无事生非的人也冒得办法,只能天天用狗链拴着,而留下来的狗子性情也是越发的温驯,确实少了一丝血性。
看着它们天天被拴在方寸的地方,心里也难受,或许就不应该养狗儿。养了它,又不能保障狗生的基本自由,有时候盯着它看,又想起了现实中也有不少被拴着链的人。当然,这条链是无形的,更加怕人。
我能做的,或许就是每逢回家时,带它到荒野里去,解开锁链,归还它短暂奔向自由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