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看到李雪明天的直播课,名字是“女孩能否嫁的好,看父亲如何对待她”。早上群里还聊到自己以前想不通怎么就可以嫁了个好男人。
单纯以经济来评定,他不算优秀,但作为丈夫、爸爸他是非常好的。
对自己省,老婆孩子几乎全部满足,曾经我戏称他是我的爸爸,是的,他是我女儿的爸爸,也像是我的爸爸。
我所期待的父爱在他身上得到了弥补,不曾接触过爱和自由的他给了我最大程度的接纳——慢慢发现,也许得益于公婆给他的爱和接纳,那一代表达爱的方式我不解,可在他身上起到的正向作用是实在的。
我不解:我的原生家庭父母张嘴就能吵,却进入一个安安静静和和气气的新家庭;
原生家庭的父母对我们疏离,却面对一个紧密联系的新家庭,他们协同努力,共同完成家里的事物……
这么多年,我看不到两个家庭的相似之处。
我曾经排斥、不适:这个家庭里的成员把妈妈供得跟太后一样,不会说她,宠着她——我的家庭能集体怼我妈妈,我的妈妈婆婆说她,老公不帮她,因为她的言行子女也无法站她这边。
对爸爸,我一直有埋怨、不好的情绪。就着那个标题让我想回忆一下他给我的影响(当然还是我自己推测的)
爷爷奶奶重男轻女,我出生的时候他们都不来看,据我妈妈说,包括大我十岁的叔叔听说是个女孩也是走了的,而我弟弟出生,我爷爷买了一小船的鱼;
——但我爸爸不会,当我出生时他不看我有没有小鸡鸡,而是看我的脚,看到我的脚没有妈妈那样的拐角他很开心,确实,我的手脚像爸爸,去外婆家报喜时脸上的笑容让大家以为他生了个儿子;所以我完全没有重男轻女的概念,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爷爷奶奶也偏爱我的多。
印象中他没有打骂过我,小学时有过几次考试没有得第一,他问我为什么没能得第一云云,而我就在那哭,妈妈让他不要说我,以后他们便不再管我,认为哭泣是因为我自尊心太强。所以我不会取悦他人,很多时候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的感受想法能坚持,自己做决定。
虽然他们是日复一日的争吵,我妈妈会把气连带撒在我们身上,但我爸爸不会,印象中他没有对我大声过,醉酒后会打妈妈,但他从没打过我,并且他跟妈妈吵、动手的时候我若生气他很在乎我的感受。现在也是,即使他看不惯小辈什么他不是自己去说,而是让我妈去说,也许他不想要正面冲突,也许他不知道如何与子女沟通。在我全职的那几年,他对我不挣钱会焦虑,怕婆家会说话,他不跟我说,而是跟我老公说。
当然没有收入的焦虑的确我自己也继承过来了,婆婆说我几年不挣钱的时候不开心了很久,因我自己在意。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放任让我可以没有太多限制的进入不同的家庭模式。
行为≠人。
我想这也可以用在我跟爸爸的关系上,某些行为引起我的不舒服,但不能因为行为就都否定了整个人。
愿我跟父母的关系早日可以拨云见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