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读书人对书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似今人之草率粗浅。读书时,有“细雨潇潇欲晓天,半床花雨伴书眠。朦胧正作思乡梦,隔院棋声落枕边”的风雅,有“鸟语初晴深院静,花香小树绮帘疏。天开图画山为架,地如琅缳屋满书”的喜悦,有“门外市声三日雨,廉前风色一床书。开卷古人都在眼,闭门晴雨不关心”的专注。面对书,如遇世间至宝:黄金散尽为读书,满架琳琅百不如。从甲骨到青铜,从石碣到竹木,从简帛到莎草,从羊皮到贝叶,书写材质的改变无法撼动古人对书的热爱。从卷子到旋风装,从经折装到蝴蝶装,从包背装到线装,装潢形式改变,古人对书的珍视一如往昔。
如今,虽有电子书,数据库,但捧起纸质书籍的那份感觉仍不会变。字,终是落在纸上才好,平添一份韵致。就如花草,在花盆中也能存活,却不如扎根土地给人感觉踏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