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直在读并领悟王明夫先生的《人生如莲花,三度修炼:人生职业发展纲领》
在职业发展的第八个方面——学会自我管理中,首先便是“激情点燃梦想,习惯成就理想”。其中有一句:
“真正的事业远行者,必须回到生活原点和朴实无华上来,把三度修炼的理念和要求转化为一种天长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和良好习惯。然后,成功就会在不远处或远处等你。”
自我管理的首要就是回到生活原点(找到使命,树立理想和目标),并建立日复一日、朴实无华的生活常态,培养一批好习惯。
一、回到生活原点,这是人生战略
什么是生活原点?如何才能回到生活原点?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
生活原点,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的人生使命、理想和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世间,而这一生所要做的就是自强不息、不懈地追求、让自己使命必达。
回归原点,初心即巅峰,过往兼序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回归原点,原点就是“重点”,“重点”就是我们决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核心标准,即生活与工作中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以避免我们迷失了路,行错了道。
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中写到:“上帝并没有派人送给他们使人信服且具有价值的目标,上帝也不会向你送来那样的目标。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你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所以你不要交由偶然来决定。它需要你深思熟虑、精心地去构想、选择和管理。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我花了几年时间才最终确定我的人生目标,但这是值得的。”
克里斯坦森的做法是每天空出每晚11点到午夜时间来阅读《圣经》,做祈祷,反思“什么是真理?手上拿着的《圣经》是否就是真理,它对我的人生目标有什么启示?我想成为的人是否确实是上帝希望我成为的人呢?我到底想要成为谁?”
克里斯坦森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没有哪一个职业能像管理一样为他人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他们懂得承担责任并取得成绩,以及为团队的成功做出贡献。”
确认并忠诚于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自己的人生画像,这是他获得的最有价值、最有用的认知:
一个致力于帮助他人认识自我、学习、成长并改善生活的人(写书、授课、咨询);
一个善良、诚实、宽容、无私的组织设计者、家人以及朋友;
一个不仅仅是信赖理想和目标,更是相信、忠诚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人。
德鲁克说:“没有认真考虑目标和使命可能是导致企业(个人)挫折和失败最重要的原因。”
企业(人生)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忠诚于自己的目标,从而引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出选择,并告诉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许多人之所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是因为在前行路上,初心被各种噪音淹没,被各类洪流裹挟。
记忆是七秒鱼,意志又不够坚定,经不起诱惑、耐不住寂寞、扛不住打击、放不下成功。
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因何而出发,或者没有心力再坚持。于是不断改变目标和追求,常立志而非立长志,走偏了道,行错了方向,或者半途而废。
我们需要回到生活原点,保持从初心出发,保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用朴实无华的态度对待生活,把对理想的追求转化为一种天长日久、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和良好习惯。
我们需要时常省思生活原点(初心)是什么?想要攀登的高峰在哪里?是否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依靠写下来、随身带、常常看自己的理想、目标计划和优势的力量,让自己及时纠偏,回归生活原点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如此才能行而远。
二、朴实无华:日复一日、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和良好习惯,这是战略执行
光有初心,有理想和目标是不够的,如果不投入与目标匹配的时间和金钱,也不投入才能,不时时刻刻处于战略实施状态,注定没有未来。
同样,不把资源投注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而是用在口号喊得最响的人身上,用在最快能见效的那件事情上,这样的人生策略也是非常危险的。
对理想的追求不是空喊口号,不能依靠一时的激情燃烧或轰轰烈烈的拼搏冲刺。
而是要有目标、沉住气、禁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扛得住打击、放得下成功,在日复一日、步履不停、平淡如水的生活常态中,刻苦勤奋、专注持恒、将心注入、水滴石穿。
具体来说,人生战略:一是,从事你真正热爱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到幸福;二是把对目标的追求化为生活常态的努力,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培养一个越来越好的自己,形成一批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
(1)管理理想,使命、目标、计划、执行、复盘;激发追求理想的动机,并控制本能的欲望。
(2)管理情感,婚恋、人际关系,心灵和精神。
(3)管理时间,TPS,管理生活秩序,管理生活和工作环境。
(4)管理健康,作息、饮食、运动。
(5)管理形象,个人形体、面容,职场社交礼仪、品牌、声誉。
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常态?
确立了生活的常态,也就确立了我们想要的生活图景,以及衡量人生的标尺。
对克里斯坦森来说,生活常态就是用管理去帮助一个一个的人改善生活,并成为了哈佛教授、管理思想家。
对稻盛和夫来说,生活的常态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让自己爱上自己的工作,工作就是修行,用一日的努力达成一日的目标,用一周的努力达成一周的目标,然后是一个月、一年、一生,不断。
对德鲁克来说,生活的常态就是在“组织与管理”领域,循环迭代地咨询、授课、著书立说,每三到四年学习一门新的学科。
对史蒂芬.柯维来说,生活常态就是不断觉察、省思、总结出“领导力,高效能人士的习惯”,并且以书籍、课程、咨询的方式传播出去,成为个人潜能大师、思想家。
对巴菲特来说,生活常态就是“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醒着的一半的时间用来阅读,余下来的用来与他相信的并且相信他的人对话。据此做出智慧的投资决策。”
对寿司之神来说,生活常态就是日复一日、终其一生追求寿司技艺的精进,不知道顶点在哪里,但永远在攀登。
对梁宇来说,生活常态就是日复一日、终其一生追求早教指导技艺的提升,成为卓越的老师、管理者和企业家。
对我来说,生活常态就是日复一日地:
(1)写作、咨询、授课:日更写作,每年写出1本书,将最杰出的思想、习惯装在千万人的脑海里。
(2)思考、学习、运动:每日写作省思日记,不可一日不阅读,不可以一日不运动;每3年学习一门新学科,每18个月学习一样新技能,不断提升自我。
(3)不断精进写作技艺:多做事、多经历、多承担、多思考;多坚持,多书写;多阅读经典的古文诗歌,多模仿。
(4)不断精进教练、促动、团队共创等指导技艺:学习高绩效教练技术、行动学习、演讲技能
(5)规律作息,吃饭平常,食不饱胀,每周面膜,人际和谐。
最终实现畅销百万传世百年的作家、管理思想家、个人潜能大师、教育家、企业家、投资家的梦想。
对我来说,持续生活常态的动力是什么?或者说,真正激励我的是什么?
(1)能自由、自主地学习、思考、实践、尝试、省思,不断成长、进步,越来越有思想、智慧和见地。
(2)看到自己的思想、理念、方法得到实施,作用在他人身上,无界连接、化合作用他们的思维,改变他们的行为和习惯,改善他们的生活,我的动力就是我帮助的一个一个的人。
(3)我能不断地精进思想、思维、写作、指导技艺,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变得越来越智慧,留下思想的遗赠,光照百年,不枉此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