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书朋推荐 || 编号:[1513]
。。原作名: Summa Technologiae
。。内容简介。。
《技术大全》出版于1964年,涉及了进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制论等方面的内容,呈现了各种突破带来的深远影响,如香农对信息论的发展,图灵在计算机领域的成果,冯·诺伊曼对博弈论的探索等等,讨论了进化、宇宙、社会、现实、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等深刻的问题。出版后便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讨论。
如今,莱姆过于超前的预言中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事物和现象已成为现实,阅读莱姆的最佳时机已然到来。正如莱姆所说:“《技术大全》是我所有这些论述性作品中唯一满意的一本。这本书已经活了下来,而且依然很有生命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aw Lem),波兰作家,作品触及科技发展、人类本性、人类认识世界能力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具有哲学意味的宏大主题,对科技与人类本身的有限性提出了诸多深刻的洞见与讽刺性的反思,不断探索人类认知边界,彻底改变科幻书写维度。目前,莱姆的作品已经被翻译为52种语言,畅销4000万册,是“世界上阅读人数多的科幻小说作家“(西奥多·斯特金),也是无数科幻迷奉若神明的科幻大师。科幻圈公认“如果有一天科幻作家也能获诺奖,那么此人非莱姆莫属”。
但除了科幻作家的身份之外,莱姆还是波兰宇航学会创始人、波兰控制论协会会员、波兰国家至高奖励“白鹰勋章”获得者,在莱姆诞辰百年之际,波兰议会宣布2021年为莱姆年。
译者简介
云将鸿蒙,1998年生,莱姆爱好者。
云将鸿蒙二号机,生于旧世纪,科幻读者,热爱翻译与分享。
毛蕊,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波兰雅盖隆大学在读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波兰语专业教师,《机器人大师》译者。
。。短评。。
#
1两种演化,技术自反超越递进、生命本体累加、剩余参数与环境互动,后撤自由、反馈自组织与自创世/2文明寿命远短于恒星寿命,可理解文明的数量长寿文明悖论/9实体、意识、理性/逻辑/火与精神与细胞蛋白星体运动辐射的内稳态/布朗运动向量空间术意识(魔鬼不能直言不然就会技术化)/主观的人格环境随机性与信念稳定性)/无意识的自然因果力量 1两种演化:技术自反超越递进、/(比例数字的矛盾的勇气)
#
可以一读再读再读的书。阅读体验很像和一位全能型理科教授流落荒岛,为了填补空白他不停地说话,说得零碎到最后却总能归纳出一些稀奇古怪却有趣也道理的看待世界的视角。我特别喜欢的讨论包括且不限于:机器能否超越人类的智能极限;人类是否能够放弃物质性遗产和充满缺陷的躯体而拥抱高级得多的陌异存在;人格接近科学家会用沉默让自然说话而趋向艺术家则倾向于展现独特自我的伟大与弱点;死亡率高的个体反而活得最久;我们“未发现”的外空智能并非不存在,而是行为不符合我们预期;“黑箱”行为;《哈姆雷特》转化为行星的“染色体机制”后会发生什么。作为文科女看到这些新奇的讨论,觉得天马行空又快乐。
#
晦涩程度是《索拉里斯星》的十倍,读得艰苦卓绝,再次感受到智商被碾压,仿佛是莱姆所有理论的凝缩晶体,将涉及领域投注分散于作品序列,立论、数据、推论、演绎、归纳、上升,逻辑之缜密、想象之磅礴、对现实之针砭,排山倒海般窒息。 从探究生命诞生源头及其意义开始,考据演化受到的环境和拟态影响(生物演化缘于自然,技术演化缘于人类),过程中的重复、随机、盲目、失误、修正——生命是一场偶然,大脑是具有内在机制运作秩序的认知/信仰机器;对机器/技术与人类关系的研究惊人,第六章“幻影学”是惊世预言,大脑被物理改造与复制情感/人格的可能性,人类意识到被操控后的反应,在人工合成的现实中我们如何分辨虚实;遗传密码的更迭与升级、语言的产生与进阶、星云的动荡与漫游,泛着理性冷光兼浪漫诗意。
#
认知是万火归一,技术是星火燎原,《技术大全》表面是对《神学大全》的戏仿,根本上是在认知讨论陷入僵局的突围——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许我们已经可以做到。这并不是一个谬论,毕竟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学过“走路学概论”就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双腿。因而这部未来学作品的伟大之处也不在于它到底做了多少精准预言——幻影术/虚拟现实、智能电子学/人工智能、创造世界/生物工程,而在于它的延展性:谁信仰技术,谁就拥有无限可能。而值得信仰之物也必然是危险,技术入侵是未来长久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另一种恶心的局面则是陷入伪技术进步的循环,发明了火药也只会做成炮仗延续农耕时代的辉煌。技术应当用来打开边界,而不是巩固枷锁,后者也许是最悲哀但也最可能的未来。
#
读的电子书,累计阅读时间15小时。一部演化领域无所不包的哲学论述,科学、技术、生命、人性、意识、文化和文明的演化。虽是写在过去的未来学,如今有许多已经应验。 作者的理论框架来自(当时尚属萌芽阶段的)控制论,将人类演化视作一个几千年来内稳态范围不断扩张的控制论过程——人类对身处环境进行改造的另一种定义。书中不乏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严谨分析与语言游戏结合,嘴很毒。 开头第一句话:“我们将要谈论未来。”
#
哲学家仍会对设计者的观点充耳不闻,因为他鄙视自发、非人类和外部化的思考,他想要思索一切存在的本身,通过制造正确的系统或有意义的结构来实现。
引自 第七章 创造世界
#
根据热力学,我们知道封闭系统中的信息量(也就是熵)不会增加。我们本身来自恒星尘埃,宇宙是一个封闭系统(因为宇宙外面空无一物),这两个事实清楚表明,《哈姆雷特》和人类创造出来的、想出来的,或者编造出来的一切事物都早已存在于诞生星系、星际系统、行星、我们本身以及本书的最原始星云信息中。因此,我们很高兴,一切都能简化成荒谬虚无。
引自 第四章 智能电子学
#
世界就像一个病人,相信自己要么会很快好转,要么会很快死去。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