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明与历史

文明与历史

作者: Liam_ml | 来源:发表于2021-03-11 06:29 被阅读0次

文明就是选择,就如人能看见光,能听,但是看不见紫外线,听不到超声波。人之所以为人,自然的选择。文明之所以为文明,人的选择。

什么是历史,循流溯源谓之史。

文明何益?赋予生存以意义也。历史何益?发掘维持意义世界也。原人栖栖遑遑为野味,史前之人也。孔子栖栖遑遑为礼乐,历史之人也。范进栖栖遑遑为科第,史后之人也。史前之人不知意义世界。史后之人有先人所遗之意义世界,然而无法理解。

历史会死亡,但也会有人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文明何物?秩序出于混沌也。混沌大而秩序小,混沌久而秩序短。故文明者,选择、刊落也。譬如认知图景,非出于眼而出于脑。感官之所入,纷繁迷离而不能成像。灵明之所择,仅在先定之若干认知框架。框架之外视若无睹,犹紫外线、超声波之属。然其异者在于:非五官所不能,实心智所不欲。文明亦然。有形态意义出于无形态质料,犹巨匠之凿石留像。意义有异、宗风各别,然石多像少,一也。石固可无像,像不可无石。混沌固可无秩序,秩序不可无混沌。文明秩序生于混沌,亡于混沌。文明在世之日,亦须时刻自“混沌汪洋”抽取“秩序之流”以维持自身。

历史何物?伏脉隐于苍莽也。“秩序之流”在,则意义在。意义在,则历史在。循流溯源谓之史。意义世界之前、之后、之外,有事件而无历史。天下无不死之人,亦无不亡之史。有大河,而后有星宿、积石。河竭,星宿、积石无异于邻村池塘、土堆。赫斯汀斯、伦尼米德尚有意义,以其后裔未绝、江河浩荡之故。否则事件丧失意义,后人只知其为权力与财富之争。帝国早期史家尚知凯撒、庞培龙争虎斗,乃共和、城邦之生死抉择。拜占庭晚期史家则视同列朝诸帝争位。历史丧失意义与文明衰亡过程同步,昭然若揭。权力与财富之争无所不在,邻村村长子侄早已充分表演,在吾耳目、何需远求?故不知秩序脉络而辑录事件,非史也、博古集邮学也。

文明何益?赋予生存以意义也。历史何益?发掘维持意义世界也。原人栖栖遑遑为野味,史前之人也。孔子栖栖遑遑为礼乐,历史之人也。范进栖栖遑遑为科第,史后之人也。史前之人不知意义世界。史后之人有先人所遗之意义世界,然而无法理解。愚夫愚妇皆知克伦威尔篡位不同于亨利四世篡位,证明史家已尽其维护文明责任。愚夫愚妇皆知刘邦项羽争位等于朱元璋张士诚争位,证明史家已尽其消耗文明责任。文明将衰而未亡,则史家相率抛弃意义维持而逃于材料编列,甚至以理性客观中立专业自诩。文明将兴或复兴,以史家能就同样材料创造或重建意义体系为先兆。观诸轴心时代及近世欧洲,可见风会所至、百无一失。王船山所谓“六经责我开生面”,垂老文明渴望以刷新意义世界而自救也。苟能明此;纵然知其不可为,亦当有所必为、以待来者。

相关文章

  • 历史与文明

    经常被问到,我们的文明学习和学校的历史课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当然是系统结构完全不同。人类文明在我们的学习系统里...

  • 文明与历史

    文明就是选择,就如人能看见光,能听,但是看不见紫外线,听不到超声波。人之所以为人,自然的选择。文明之所以为文明,人...

  • 赛德克巴莱

    历史剧改编参照 文明与野蛮 自由与奴役

  • 《西安影像》

    西安,一座历史与现代交汇的城市。 古老的历史与现代的文明在这里和谐的并存。 厚重的历史和现代的文明在这里碰撞、交织...

  • 西方文明和“普世主义”

    01 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 这一历史穿越了历代文明,古代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中美洲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

  • 历史的契机

    文明论概略/福泽谕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历史的契机与转折

  • 手机摄影『日落黄河畔』

    古老的黄河文明与水车文化 历史的积淀,苍劲有力

  • 新书预告

    贪婪,是人类永远的本能,欲望,是无法满足的深渊。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始终与贪欲伴随的历史。 文明,只是表象,在文明...

  • 中华文字经典系列-1-缘起

    人类文明与信息发展 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可以看做是一部信息发展的历史。纸张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大规模应用,提升了文明的活...

  • 中国通史

    世界文明史上,农业的发明与定居聚落的涌现,正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华文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明与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qn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