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电视台人谈】为什么地市级电视台一片哀鸿?

【电视台人谈】为什么地市级电视台一片哀鸿?

作者: 张玉民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22:07 被阅读0次

作为一名在地市级电视台工作了近21年的老兵,遥想当年放弃了别的就业机会,义无反顾地投入令人憧憬的电视事业,21年满怀热情,积极工作学习,从总编室、到新闻记者、到专题部,再到大型活动部、频道总监,我都干一行,爱一行,并认真探索电视规律,自认为一个有垄断地位的地市级电视台不应该陷入现在这种艰难处境。但这种时刻还是来了,一种无力感时时袭上心头。静下心来,想从自己感知的角度,分析造成如今现状的原因,以便能为地市级电视台走出困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进人方面,一些有一定权力的人,将和自己有关系的人安排进电视台,而不管这个人能力如何,能不能适应工作。当条件不够时,创造条件也要让自己人进入电视台。这样的进人方式,造成电视台人才队伍良莠不齐。

第二,单位的领导是空降电视台,对电视业务不能很快掌握,不能很快做出对电视台有利的发展决策。如果这个领导行事没有原则,对电视台的进步更是毫无益处:用人,任人唯亲;一些决策以是否有利于提携自己的上司为准,有时甚至放弃电视台的利益。如果这个领导有原则,而班子成员各有各的目的,不能以大局为重,如果副职的后台再强于正职的后台,在各方掣肘之下,有时候做出的决策也是破坏性的。

第三,中层队伍长期像行政单位一样,将自己当“官”养起来,不好好钻研业务,不能很好地传帮带,造成电视业务队伍自由生长,能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工作的人寥寥无几,做出的电视节目无人问津。

第四,因为进人关没能好好把控,员工素质水平一般,再加上电视台整个干事创业环境,众多员工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自己又不能主动学习、或主动学习而不得要领,造成连该做的工作都做不好。

第五,地市级电视台主管部门不能很好的定位自己的工作,整个行政机关,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政治性。主管部门不能很好地助力地市级电视台的发展,一些活动开展宁可依托社会力量也不依托电视台,无形中造成电视粉丝的流逝;有时还以开展“网友采风”活动、抖音大赛等无助地市级媒体发展的活动为荣。一些行政机关,以在一些自媒体、社会媒体上发表一些东西而作为自己的政绩。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但有的党委政府机关,不惜为一些社会媒体提供资金、技术、办公场所、甚至给政治地位,一有活动宁可邀请社会媒体参加,也不想要官媒参与,对舆论阵地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上种种弊端,造成在新的传播形式下,在垄断被打破的情况下,众多地市级电视台不能很好地转移阵地,适应时代,以至于出现了遍地哀鸿的局面。

这种局面,在我看来,也并非不能破解。而破解的关键,还是要各级领导能不忘初心,能支持电视台领导大胆改革。而电视台,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业务工作,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将大家吸引到自己的平台。这是一场刮骨疗伤的改革,希望在接下来的改革中,众多地市级领导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希望地市级电视台能破茧成蝶,浴火重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视台人谈】为什么地市级电视台一片哀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zzc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