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刚刚进公司时,部门经理做新人orientation。
为了活跃气氛,同时也为了知晓我们这群新人对培训内容是否了解吸收,希望我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提,并且告诉我们“问题没有对错之分”。
言下之意,只要是不清楚的地方,就尽管问,没有高逼格问题和低逼格问题之分。
还有一次,公司组织外训学习。这是一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绝好的实习机会。所以一路上,大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马上询问,认真做着笔记。深怕漏记了什么,以致于枉费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实习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交流着学习经验。
席间,大家都问了些什么,聊了些什么,时隔这么多年,已经记不太清了。
只记得带我们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那是一个提问环节结束后,老师说:“经手带的这几期学员中,有一位学员的提问,无论是看问题的角度还是专业性,问得非常好。后来这位学员成为某公司的高管,做得也非常棒”。
当时的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其实非常想知道那位学员究意问了些什么问题。从问得问题对比中,看看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在哪里。
问问题,其实是门学问。

做培训这些年,通常都会设计一个环节,让学员来提问题,老师做解答。
但做下来,遇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无问题可问。一种可能是真懂了,所以无问题可问。还有一种是压根儿不知道问什么。通常情况下,后者情况居多。
2、有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学员理解出现了歧义,经老师再一讲解,基本上就可以纠偏了。还有一类问题,可能听课期间开了小差,以致漏听。所以问得问题,其实是老师讲过的内容。
3、有意义的问题。为什么把这一类问题称之为”有意义的问题“呢?因为从所问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学员不但听懂,而且开始融会贯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了。这一类问题其实是老师最想听到的。但也是最难听到的。
就像前面那位老师所感,经手带的那些学员中,只有后来成为高管的那位学员问得问题,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从问题本身来说,就像文章开头那位经理所言,“问题没有对错之分”。不懂就要问,也是治学所必需。
但是提问题时,要注意场合。譬如,现在大家手机上都有微信群。有时冷不丁有人在群里冒出个无头无脑的问题出来,会让旁人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作答。
如果遇上措辞不讲究,全句冷冰冰,全然一副”我问必有人会答“自我感觉良好的主,估计旁人知道答案也不会回应。
还有一种情况,是问得问题可能有些太”小儿科“,旁人不屑于作答。
你看,一个问题问得不好,可能在旁人心目中就留下了”EQ不高“或”业务基础有点差“的印象。所以问问题时,尽量抱着谦卑的心态,去请教相关人士。不要在群里或是公开平台就这样抛出一个问题,因为没有人会有解答你问题的义务。
最后,问问题时,还要注意是在向谁提问。如果对方是你的老板,或是你的客户。问问题时,先在脑子里过一过。不要让一句不得体的问题,让自己在老板或客户心中打了折扣。
所以啊,问问题,是有学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