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德自成邻

作者: 左手梦圆 | 来源:发表于2021-08-15 17:29 被阅读0次

        三国时魏国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嵇康,为人刚直不阿,讲究气节,喜爱竹子。他在家乡种植了一片竹林,竹林深处盖了一间竹屋,屋前放了一张竹桌,一把竹椅,营造出雅致的家居环境。

        一天,嵇康正在竹林中谋篇创作,忽然听到有人进了竹林,赶紧写了一句“竹林深处有篱笆”的拒客诗后,便匆匆钻进密林深处躲了起来。

        来人是阮籍。他走近竹屋一看没人,以为嵇康不在家,感到很扫兴。就在想离去之际,他突然发现竹桌上的那句拒客诗,见墨迹未干,嘿嘿一笑,便提笔在嵇康的那句诗下面写上一句“篱笆难挡笛声转”。写完就拿起桌上的竹笛吹了起来。

        过了一会,来找嵇康的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循声而来。他们见了嵇康的拒客诗,每个人又在上面分别填上一句:

        “笛声换来知音笑”。

        “笑语畅怀凝笔端”。

        “笔笔述志走诗笺”。

        “笔笔录下珠玑言”。

        “箴语共话咏篁句”。

        嵇康见他们无离去之意,只好出来迎见。

        阮籍一见嵇康就哈哈大笑:“来来来,以文会友。你看看我们联的这几句诗,是否合你胃口,是拒是会看你大笔一挥了。”

        嵇康拿起诗笺看了看,见每句起头之字都是竹字头,心想:来者都是爱竹之人,值得一交。于是,他在下面添了一句“篁篁有节聚七贤”。

        从此,他们七人成为了好朋友,常常在竹林宴集,述志论诗,说古论今,无所不谈,心心相印,后人称他们为“竹林七贤”。

        竹子,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它虚心有节,挺拔秀丽,轻而不佻,经冬不凋,坚贞高洁,是刚直、谦逊、不卑不亢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古往今来,包括“竹林七贤”在内的许多文人雅士对竹子的钟爱其实是对品德的崇尚。嵇康本人就认为,做人应该向竹子学习,只直不弯,四季常青,不分高低大小,株株有节,人若无德,则不如竹。苏轼在《于潜僧缘筠轩》中写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在《题竹石》那首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诗句高度赞美了竹子扎根山石,顶风冒雨巍然挺立的坚韧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并以竹子有“节”,来比喻读书人要有操守和气节,这也是文人应有的品德。

        唐朝的祖咏在《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中写道:“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这句话启迪我们,交朋结友就要像“竹林七贤”那样:结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

相关文章

  • 惟德自成邻

    三国时魏国后期著名的文学家嵇康,为人刚直不阿,讲究气节,喜爱竹子。他在家乡种植了一片竹林,竹林深处盖了一间...

  • 《论语》里仁篇25/26

    2021.11.0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德不孤...

  • 元旦献词

    元旦献词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 祝福家人!祝福朋友! ...

  • 弟子之规人生之范(五十四)

    <一>原文 惟德学,惟才艺; 不如人,当自励。 <二>注音 <三>注释 惟德学 惟:用于加强语气。可随后面的...

  • #中国往事#《尚书》42:通灵之法

    皋陶谟第二中 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帝曰:「臣哉,邻哉。邻...

  • 君子所在自成群(微论)2018-09-08

    君子所在自成群(微论) 德不孤必有邻。即使在反常社会,仍有正人好人。在儒家来复的社会大转型时期,正人君子会越来越多...

  • 德有邻

    德者,自有德者相依伴,必不孤!

  • 德有邻

    德有邻 周末送孩子上辅导班,十点的课。路上正是车多的时候,也正是交警出没的时间,所以我没敢停在路边去送他,而是让他...

  • 【德不孤必有邻】2018武汉{中考}作文题目

    点击关注更多好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德,仁道的体现。本色天然,不假修饰) 分析: 【德不孤,必有邻】德,以有...

  • 曾有古者云“山不在高,惟吾德馨。” 何曾几时,那个消息闭塞的时代,惟德惟馨。 时过境迁,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惟德自成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bu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