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故事62590cc3b5f5连载小说
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4)

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4)

作者: 杞囿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21:53 被阅读57次

张三才已经去世了,遗体也火化了,可是他的故事却才刚刚开始。

这些天,无论是老干部活动中心,还是厅大楼里,几乎所有的人,在休息消遣的时候,或者忙碌的间隙,都在聊着和张三才有关的事,一个个感慨万千。正是应了那句话:他虽已离开江湖,江湖上却还有他的传说。

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听了许多,雨声终于了解了他们关注的一些主要事件了。

农民出身的张三才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上面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下面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他出生的时候家里早就是有儿有女,而且已经有两个儿子了,父母亲盼儿子延续香火,以及再多一个儿子好有个帮衬的愿望都早已实现了,对他的到来已经一点都不稀罕了,只是因为怀上了没办法只好生下来而已。他的出生,已经从添丁的喜悦变成的填口的烦恼: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啊!

因为这些原因,他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完全是散养,而对他更是放养,巴不得让阳光雨露滋养着长大,不要再吃玉米红薯了。没长多大他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了,放牛喂猪割草是少不了的。小时候的他,就是一副骨头架子顶着一个脑袋,没办法,家里就是穷,大家都那样。

好在很快就迎来了解放,他参加了识字班,然后又上学了,后来看家里的那几间房几亩地实在养不活这一大家子人,他就出来了。

受过穷的张三才,深知有一口饭吃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所以刚来的时候,虽然只是个工人,却一点也不惜力,干起活来总是拼命三郎一般。盖房子、垒田埂、挖渠道,都是身先士卒。因为上过学,还爱钻研琢磨,时不时总能冒出些好点子,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加上人实诚,话少,老师傅们也都很喜欢。

一来二去,几年就过去了,小伙子张三才就长成了壮实后生,局里一起干活的老刘师傅就把自己的女儿刘桂香介绍给了他。

刘桂香比张三才小两岁,长得不算漂亮,却还白净,苦日子里过来的姑娘,洗衣做饭之外,缝缝补补什么的都会做。那年他俩一个二十五,一个二十三。头一次正式见面是在老刘师傅家,老刘师傅两口子,媒人老王师傅的媳妇王大婶。两个女人盘腿坐炕上,刘桂香坐炕沿,吊着两条腿,老刘师傅和张三才坐在屋里的两张破椅子上。

王大婶一会给姑娘说小伙子多踏实多厚道,身体多棒,来年就能生个大胖小子,一会又给小伙子说姑娘多能干多俊俏,身条又好,能生能养,子孙满堂。说得两个年轻人面红耳赤,连老刘两口子也有点不好意思,一阵阵干笑,王大婶却还是浑然不觉一般。然后又自顾自说起自己和老刘师傅是怎么认识怎么成家的:

“你们赶上新时代了,我们那会哪有这样的,过门前还要见一见,看一看?就是爹妈一句话,说把你许给谁谁谁了,是高矮胖瘦,还是瘸子瞎子都不知道。爹妈和婆家人定个日子就嫁过去。一头毛驴驼到婆家,顶着个盖头谁也看不见就拜天地了,到晚上才头一次见自己的男人,醉醺醺的,脸红耳赤。没说上两句话就要一起睡觉。哈哈哈哈!算个什么事吗?这不跌跌撞撞几十年也过来了,儿子都要娶媳妇了。”王大婶说着,一个人先哈哈哈大笑起来了。两个年轻人的脸就更红了。

没过多久,两个人就结婚了,这时候已经时兴叫结婚了,不像以前都是叫娶媳妇。说是结婚,其实就是刘桂香搬过来,两个人合到一张床上睡觉而已,仪式什么的,基本可以忽略。

多年以后,聊起当年的相亲,王大婶说过的那些话,两个人还记得清清楚楚,提起时还会脸红,当然两个人共同提起的次数极少,大多数的时候是刘桂香和一帮小媳妇们提起。

渐到中年的张三才和其他的许许多多个男人一样,家对他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弱了,媳妇对于他,越来越像黄脸婆了,生孩子却像母鸡下蛋一样,一个接一个。而且回家还要面对无聊的絮叨,他也终于变成了一个面对媳妇常常黑脸,而且还会打媳妇的人,在他的世界观里,打媳妇也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谁家不打媳妇啊?

对待媳妇的臭脸,不妨碍他面对同事和领导时的热脸,而且他和同事们似乎都觉得这个很正常,就是理所应当的事。

闷葫芦一样的张三才,谁也没有料到竟然在一次下乡工作中和村里的小媳妇王三妮搞到了一起。那时他们正在青山村附近垦荒,驻地就在村里老乡家。王三妮家就在他住的那家东首第五户,中间隔了两家。王三妮的丈夫李狗剩生病致残了,基本只能在炕上躺着。

看王三妮一个人干活艰难,张三才有时候也给帮个忙,一来二去,王三妮就经常来找他帮忙,干完活邀他吃个饭,偶尔烫上一壶老酒,几杯酒下肚,什么事就都顺利成章了,他就睡到了她的炕上。

过了两三个月,工作干完,他们离开了。又过了几个月,王三妮的肚子渐渐鼓起来了。受伤前只生了一个闺女的李狗剩又要有孩子了,村里的人都挺兴奋,有些人却在窃窃私语着。

翻过年来,孩子出生了,是个小子,家人亲戚和乡亲们都挺高兴,只是李狗剩例外。慢慢的,人们发现,儿子和姑娘长像差别很大,也有人说是儿子像妈,闺女像爹。也有人说孩子长得有点像前面来的农业局的张技术员,王三妮就骂他们是放屁。

后来张三才又来过几次,看看当年开的地,看看当年的老乡,也去王三妮家坐坐,只是在王三妮家坐的时间会更久一些。孩子有田渐渐长大,开始时上学了,村里人发现他的书包和村里别的孩子的很不一样,像省城里孩子们背的。

后来,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也刮到了乡村里,异常顽皮的有田带着一帮小孩子跟着几个造反派批斗村里的地主富农们。冬天的寒风正凛冽着,几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被绑着手,弓着腰,低着头站在田埂上,有田带着几个孩子跟着造反派们对他们拳打脚踢。

后来有田掉到沟里摔死了。也有人说是被陷害的。就是从张三才他们当年修的田埂上摔下去的。

那之前不久,已经是副局长了的张三才揭发了老吴局长,又过了几年,他被一撸到底了。后来人们就再也没有见过张三才来村里了,也有人说只见过一次。

相关文章

  • 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4)

    张三才已经去世了,遗体也火化了,可是他的故事却才刚刚开始。 这些天,无论是老干部活动中心,还是厅大楼里,几乎所有的...

  • 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3)

    心里的郁闷还在,可是生活还得继续。并没有闷闷不乐几天,雨声就已经和老张大姐很熟了。当然他话并不多,可是老张大姐滔滔...

  • 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2)

    老干处虽然也是厅里的机关处室,可是并不在机关大楼里办公,而是在一栋单独的老干部活动中心里面,三间办公室,加上雨声总...

  • 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1)

    “你听说了吗,最近厅里面说是在调干部着?” “不知道啊,没...

  • 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5)

    才过去两天,雨声就发现已经没有多少人聊张三才了。一个人七八十年的一辈子,他们竟然一两天的时间就完全聊完了,兴趣已经...

  • 谈写诗填词(四十一)

    老干体与少干体 文/韦江海 老人写诗干巴巴,谓之老干体,年轻人写诗干巴巴,应称之为少干体。愚以为,诗“干”与“不干...

  • 干调

    前天想吃点儿小时候的零食 当宵夜 第一天撒了三分之一 第二天撒了三分之二 第三天没忍住 全撒进去了 艹,有点儿咸了

  • 俏皮芦笋

    前调:爆香 中调:芦笋无论老嫩沿十厘米处切掉处理成薄片 吃芦笋要的就是舍得切嘛 尾调:鸡精

  • 来个老司机

    这是一个关于老司机的故事。网上为什么老司机的故事那么多呢?因为老司机经常一个人开长途车,经过荒无人烟的地方,开车时...

  • 给老干处新年贺词

    王处长、小陈及老干处诸同志 我与老伴今年在北京女儿家过年。值此新年来到之际,我向各位致以新年问候。祝各位新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干处调来个年轻人(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cy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