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经常接到这样的提问:我和我闺蜜吵架了,怎么办?
不知什么时候起,闺蜜都是排在老公之外,父母之前的人了。
有时间的话,我会看她们的聊天吵架记录。
就发现,这俩货吵架完全不意外。
我发现很多闺蜜,都有毒,竟然在pua对方。
---------------------------
比如说对方不打扮,邋遢,这样的谁能要你。
比如说对方性格不好,暴躁,这样的你和你老公不吵架才怪。
真的会攻击对方的出身,样貌,学识……
美名其曰,为你好,刀子嘴豆腐心。
但依我看,别把粗鲁当真诚,别把伤人当率真。
这不是刀子嘴豆腐心,这是真坏,真蠢。
讲话那么难听,哪里痛往哪里插刀子,本来在低谷期就没力量,被这样一攻击,恐怕更难以支撑下去了。
--------------------------
今天长话短说,我给大家讲一下,当闺蜜遇到烦心事,或重大人生变故转折点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好你的支撑型闺蜜,而不是那个长舌妇。
--------------------------
目前,心理学有250个流派,很多时候,人们争论不休,到底哪个流派的技术工具最好用。
研究结果表示,都有用。
在进一步研究:只要有一个稳定的客体陪伴,倾听,心理问题就能疗愈50%。
也就是说,平时一些挫折,没有到人格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的程度,你有一个靠谱闺蜜,就能把你从绝望边缘拉回来。
避免情绪躯体化,避免从神经症变成人格障碍。
被人陪伴,倾听,理解,是一种享受。
但是,大部分普通人,没有受过训练,所以经常搞得适得其反,安慰变成捅刀子,疗愈变成扔石头。
今天,我来简单说一下,日常我们的安慰人技术,应该如何更好更专业一点。
第一:迅速的回应 专注的倾听
当对方遇到人生低谷时,尤其是分手离婚或亲人去世的时候,这时,很需要有人回应和陪伴。
所以对方如果发来信息,任何时候,我们能回都要第一时间回复。
人在世界上追求的,无非就是寻求关系的连接。
只要有人回应,哪怕是坏的回应,也会让对方对生命更加热情起来。
如果你们是线下见面,记得要时不时的,注视对方45秒以上,让对方感受到你全心全意的在乎,这样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来愉悦心情。
同时,你身体放松,不要紧张。
因为紧绷感是会传递的,你紧张了,向你倾诉的人也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你要做到松弛和舒缓,可以不停的,偷偷深呼吸。
第二:对方说完你去接话不要总是评价
想要了解别人,你要走别人走过的路。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你特别要考虑文化,经历,原生家庭等等因素,这所形成的思维以及看问题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你不要马上去评价对方诉说的这件事。
不要评价说:太过分,怎么这样,他是混蛋,你应该怎么样这类话。
你要努力保持中立客观,即便需要你做出评价,你也要谨慎的选取用词,尽量用中立词。
第三:专心问对方什么感受
当对方说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你要问,那你感觉怎么样?
那你什么感受?那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你当时是什么反应?
让对方把压抑的情绪从潜意识里到达意识,让她自己进行看见和评判。
第四:不要提太多封闭问题
有些人和对方谈话,总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于是就胡乱提问。
急于让对方多说一些,把时间填满。
于是提一些封闭问题,问一些,是或者不是的问题。
让对方只能非黑即白的思考和回应。
第五:不要讲太多话。
很多时候,一个人向你倾诉问题,你没等对方讲完,然后你一直就打断谈话,自己滔滔不绝的讲东讲西。
为什么不停的讲话,因为我们自己觉得焦虑,我们大脑正在想,天啊,这个问题好难,我不知道怎么解决,可我总得说点什么。
正常你要把控时间。
对你倾诉的人,谈话要占60——70%的时间。
不要把自己当主场。
第六:不适宜的自我揭露
好些人都有这个想法,对方讲惨,那我讲我更惨,这样对方就舒服点了。
但当你讲了你自己的乱七八糟,你的情绪翻涌,根本注意力就不在对方身上了。
没有做到很好的专注和倾听,双方最后都觉得没有感受到舒服的状态。
好像她的问题没解决,你的旧创伤也被解开了。
第七:不适合太早给建议,也不适合给太多建议
出于某些善良的情怀,我们急于解救对方,拯救对方,所以总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完美解决之道的压力。
很多人总觉得,对方向我倾诉了,就是信任我,相信我,认为我有能力解决她的问题,那我就必须有责任提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其实,对方没有找到答案之前,我们给的所有建议,都是徒劳的,都不会成为他们自己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陪伴,给予他们一个回声,让他们看见他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有些人,对方还没有完整表述完整体问题,就急着巴拉巴拉的去指导,甚至给的建议非常多,非常详细。
这是没有必要的。
一旦给了建议,你们双方的结局都很尴尬。
对方没有按照你的建议走,你会决定被冒犯了。
叫我来倾诉,给的建议又不听。
对方也觉得你过于自大,好像很理解似的,但对方觉得你根本就没有了解,有一种你比我强的侮辱感受。
第八:试图阻止对方的强烈情感
当对方表现出强烈的痛苦,绝望,极度悲伤,愤怒的时候,我们总试图做点什么,因为我们感受到极大的不舒服。
这种负面情感,是我们自己也强烈想压抑的。
所以我们面对负面情感压力大的时候,总希望我们有什么动作,语言,对方马上好起来的压力。
不谈情感,情感也不会消失,反而更压抑。
所以我们不能把焦点放在淡化情感上,而是合理的,认可对方的感受,并表示愿意陪伴对方发泄情感,静静的等待对方这波情感过去。
--------------------------------
最后,你知道为什么人进了寺庙,看见庄严的菩萨,总莫名其妙想哭吗?
原因是,终于有一个人,愿意倾听你的心声。而且不管你说啥,都只会拈花微笑,不会肆意妄为的评价你。
-----------------------------
所以记住,决定性的行为,还是要当事人自己去下,自己去思考。
闺蜜要做的是回应,倾听,陪伴就足够了。
让当事人自己看家自己,自己决定自己。
有个好闺蜜,你这段人生的心理健康模式肯定稳如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