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2019读书计划(一月)》中列了四本书阅读计划。事实上,计划执行下来只完成了三本阅读:《飘》《古都》《悲惨世界》。另外一本《大脑使用指南》零碎看了十几页。

一 阅读概况
《飘》米切尔 著 朱攸若 译 16万字 238页;
《古都》川康端成 著 叶渭渠 唐月梅 译
21万字 307页;
《悲惨世界》雨果 著 李玉民 译 24万字 428页。
对于翻译的版本我并没有特别的在意,遇到谁就读谁的。流行名家译本有神来之笔,非主流译本也有可取之处,重要的是故事本身要表达的东西。
三本书字数合起来有61万字,973页。如果按照一个月30天计算的话,平均一天大概阅读32页,2万字。按照之前记录的阅读速度,平均2.5分钟/页推算的话,一天用于阅读的时间为80分钟,一小时二十分。
三本书973页阅读时间总计2432分钟,也就是40.5小时。合在一起连两天时间都不及,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个阅读时间还可以提升一些。

二 阅读笔记
关于阅读没有系统的做笔记,只是零零碎碎记录一些好的句子。对于书中要表达的东西,缺乏系统的思考与分析。
所以,往往就是这样,书是读完了。可究竟讲了什么,一脸茫然。看过了,合上书过几天就忘了。我欠自己一个深入思考。
要怎样读过才能把故事完整的串联起来呢?怎么才能透过故事看出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呢?作者故事的写法,结构,文字表达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这些方面的思考我没有做到。我没有写一篇阅读笔记,哪怕是一个土得掉渣的阅读笔记。我欠自己一个阅读笔记。
三 阅读状态
阅读是有状态的。我发现每天阅读的进度因状态不同而有多有少。可能受情绪影响,情绪低落时,拿起书根本没有心情看下去,即使强迫自己看下去,看的过程断断续续,就像黑夜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跌跌撞撞,也不知作者所写。
情绪好的时候,阅读起来去行云流水般顺畅,书中的文字一个接一个向你用来,这时候感觉文字是灵动的,亲切的。
阅读是要有注意力的。很多时候注意力常被干扰,比如喝水啊,如厕啊,窗外火车鸣叫声啊,工地马达声啊,电话的铃声啊。。。有时也忍不住去看看手机消息。。。
注意力干扰了,阅读节奏也打乱了。阅读速度自然而然变得缓慢。如何把握阅读状态,提升阅读效率?我欠自己一个阅读状态。

不过,就年度阅读计划而言,完成了预期的计划。我完成了年度阅读计划的的十二分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