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照片,都是我在画展上拍摄的。
画展的地点,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这里出了中国最多的院士,最多的文化名人,历史上宰相就出过十个。
这里有中国最多的工艺大师。
这里是徐悲鸿和吴冠中的老家。虽然吴冠中很看不起徐悲鸿,说他是美盲,把努力和才华都浪费在没有永久审美价值的地方。但是,吴冠中和徐悲鸿毫无疑问都是泰斗级别的人物。
这里要打造中国最大的艺术家村。
这个画展,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举行。油画的作者,都已经是稍有名气的画家,但是还没有很大的名气。
画展的展馆,叫吴冠中艺术馆。
或许你认为画展应该是熙熙攘攘的。我拍几张照片给你看。



我看了整个展厅所有的画,拍了很多照片,这段时间内,整个展厅就我一个人。一个人。不仅整个展厅只有我一个人,整个吴冠中艺术馆,除了那些工作人员,也没有别的游客来。也就是说,游客就我一个人。
这些画家,若是看到自己的作品挂在这样空荡荡的大展厅,会感到心酸吧。
吴冠中若是复活,看到以他的名字冠名的艺术馆如此冷冷清清,大概也会很无奈吧。
我还去了陶瓷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很多几千年历史的珍贵文物,还有很多价值连城的大师作品。










这些作品,随便拿一件到文玩市场上去,都是罕见极品,足以传世的。
但是,我站在空荡荡的展厅,一个个展厅看过来,竟然也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看。
这时候,我想到的竟然是某网友的一句话:

我想,什么平台能给作者补贴?我在微博写过,在推特写过,在QQ写过不计其数的聊天,在微信也写过不少字,我还在很多博客论坛写过,这些网站何曾给过我一分钱都补贴?
微信、QQ和微博都是有好几亿用户的,你看到几个人拿到它们给的作者补贴?
对普通的写作者而言,或许他自己可以认为自己很优秀,他的粉丝也可以认为他很优秀,但是要让大众看到他的优秀,却很难。因为好的展示平台,根本轮不到普通人出头。
即使是已经有名的画家和陶瓷工艺大师的作品,放在这样高端的展厅也是如此寂寞,普通读者岂能不寂寞?
这种大师级别的陶瓷杰作,都没几个人来参观,你如何吸引最普通的业余级别的文字有人来参观捧场?
何况文章是不能像陶瓷作品和书画作品一样适合卖高价的。
我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在你成名之前,你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作者。你不能指望别人付费看你的文章,甚至不能指望别人免费看你的文章,因为一个人做钟点工一小时还能挣三十块钱,他为何要浪费时间来看fountain小助理的文章?
网上那么多文学大师的作品都是免费看,你竟然指望别人付费看fountain小助理的文章?
这样一想,我的心里就舒坦了,我知道自己的斤两。
我也希望自己被人赏识,希望别人给我好评,满足一下我的虚荣心。如果我买点钻,可以给自己点赞,或者跟别人抱团点赞(虽然有损骄傲),可以让自己被人看到,被人欣赏,这钻值得买。
而且钻还是一种投资,一种价格上涨空间极大的投资。
至于某人说的别的平台给作者补贴,那是真的有的,比如今日头条的千人万元计划。那是因为它们网站几亿用户的体量和巨额的广告费足以支付这一千作者的补贴。
但是简书这种平台,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盈利的。谁给简书钱呢?大多数简书用户都是指望别人给他打赏,自己却不会给别人打赏的,钱不能无中生有。一旦简书改为付费才能使用的APP,大多数用户马上就会永远抛弃简书。
所以,必须有一种机制,让愿意把钱投入文章选拔机制的人得到好处。他的文章会被优先看到,他的投资还会有收益。
这种机制,是steem发明的,又被fountain模仿改进。所以,fountain就是中文版的steem,只是它的用户规模比steem更大。
政府可以投资几个亿打造艺术馆和博物馆,让一些大师的作品被人更容易看到。
而简书,并没有政府的钱可以拿。也没有今日头条那么商业成功。但是,它采用了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并且投资人可以收益的poc机制,这种机制不是某种网站补贴养少数大V,而是让每个人的劳动和投资都得到承认。
那些愿意投资简书钻的人,他们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也更好利用简书平台打造了自己的社群。这就是公平。
所以,这个网站让你不断买钻,还可以转化为FTN。
买会员送简书钻的数量又少了,还有最后三天!你买不买?
FTN的价格从刚发行的一毛钱涨到三毛五,你现在买不买?
扫码入群,讨论FT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