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第一个寒假,没了高中时做不完的作业,也没了备战高考的压力,刚放寒假的乐乐跃跃欲试要找一份寒假工的工作,既可以充实自己的寒假生活又能赚点零花钱,以短暂实现一下自己的财务自由。
也真就应了那句“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的俗话,放假没几天,乐乐就心想事成,找到一份在超市做收银员的工作。
乐乐工作的这家超市是一家小型超市,收银员一共有四个,但是两班倒,每个班上两个收银员。
现在正值年关,超市的客流量爆涨,乐乐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便正式上岗。
和乐乐一个班的是三十多岁的王大姐,她已经在这个超市干了好几年了,干活很麻利,每当顾客多到排队的时候,顾客大都往王大姐那边排,大概顾客也发现去王大姐那边排队会节省时间。
乐乐正是年轻不服输、好胜心强的年纪,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不如王大姐,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学生,收个钱有什么难的,快点干就是了。
但快的前提是熟练,而熟练是手脑密切配合的结果。但乐乐老觉得手上的速度有点赶不上脑子的速度。手脑一不合拍,干活就会出错,有时候还会觉得自己有点手忙脚乱的。
如果客流量小,时间充足,倒还好,不熟可以慢慢练,有问题可以问王大姐。可现在是年关,是客流量、销售量都达到顶峰的时候,现实不允许你慢,即使有问题似乎也没有问的时间,得自己一边手里忙碌着一边自己尽快想出解决办法。乐乐觉得自己的神经崩的紧紧的。
乐乐看着排在自己面前的队伍越来越长,心里莫名的有点发慌。他抬眼看看对面的王大姐正麻利的把面前的队伍慢慢缩短,又看到排在自己面前的顾客对自己投来不满的目光,乐乐的心里开始有点着急,一着急就容易出错,以至于少给面前的顾客结算了一件商品,惹来顾客一顿不满的数落。甚至有几位顾客见乐乐收钱不如对面的王大姐熟练,阴阳怪气的在他面前说了一些伤乐乐自尊心的话,乐乐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他觉得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乐乐再次看向对面的王大姐,那瘦小的身影正在麻利的扫码、收钱、验钞、找零、装袋,一气合成,忙而不乱,看到乐乐看向自己,还用鼓励的眼神对乐乐笑了一下。
榜样就在对面,不服输的乐乐手里也开始麻利起来,甚至为了加快速度,他把收到现金需要验钞这一步骤也省了。顾客一波又一波的从他面前经过,他机械的扫码、算帐、收钱,一个班干下来,低的颈椎都有点疼了,终于熬到了交班时间,终于可以下班歇歇了。
但就在交班的时候出了问题,乐乐收了一张假币,一张面值一百元的假币。交班组长犀利的眼神里带着责备,乐乐感到委曲但又怪不得别人。
他之所以省去验钞这一步,是因为他上班一来,虽然每次收现金都验,但从没收到过假钱,他心里松懈了,他觉得没人敢来超市花假钱,而且他看王姐有时也不是每次收现金都验,所以就抱着侥幸心理,省去了验钞这一步。但是作为一个用手机支付是常态的大学生而言,他从小到大摸过的钱加起来可能也不如王大姐一天摸过的钱多。如果不忙,真钱假钱他可以慢慢辨别,但一忙起来如果不用验钞机,可就全靠人心了。但是谁又敢说茫茫人海中,人心都是靠的住的。
在回家的路上,乐乐在想,这张假钞是谁给他的呢,是那个阴阳自己,嫌自己慢的中年男人吗?好像不是,他记得那个中年男人是用手机付款的;那是谁呢,是那个穿着时髦,说话傲慢的高个妇女吗?好像她付的是现金,但看她的穿着,不是缺钱的人,不可能花假钱!难道是那个买酒的人,他也是付的现金,但转念又一想:不对,那个买酒的人看上去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不可能花假钱。那是谁呢?
乐乐一直走到家门口了,还在回忆今天从他面前走过的每一位他能记起的顾客的样子和神态,他想从那些繁杂而模糊的记忆的片断里找到一点蛛丝马迹。那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就像是一道道选择题从他脑海里掠过,选了又划了,划了又选了,最终也没找到确定的答案。
也许答案不会出现在他的记忆里,哪怕是最模糊的记忆。因为钱的真假和人的真假一样,是有欺骗性的。花假币的人不会故意引起他的注意,让他对自己有所警惕。
初入社会的少年,一张假币是社会给他上的第一课。从学知识的大学走进复杂的社会大学,是要交学费的,只是那个收费的人或事不一定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












网友评论